CMS专题

问答题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第2题:

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效果到动机;
(3)从别人到自己;
(4)从片面到全面。

第3题:

简述小学儿童认知活动有哪些发展。


正确答案:


第4题:

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第一,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可塑性很大。低年级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四年级以后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且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好,而中年级较低。
第二,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上升的。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初三前后有60%的学生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高中阶段有80%的学生形成了道德行为习惯。
第三,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具有不一致性,有时候会表现出言行不一等等。这反映出青少年道德行为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可变性。

第5题:

小学生道德认识的表现有(  )

A 、 道德评价水平的提高
B 、 道德体验的再现
C 、 道德概念的掌握
D 、 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E 、 道德信念的形成

答案:C,D,E
解析:

第6题:

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
  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的发展

第7题: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要求要培养初中学生“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发展高中生“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这说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 )。

A.道德思维能力

B.道德意志能力

C.道德控制能力

D.道德体现能力


正确答案:A
思想品德课在传授学生道德知识、提高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思维能力包括道德推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决策能力以及道德抉择能力。思想品德课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意味着借助理性的力量,使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及道德规范,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具体的道德情景能进行道德推理,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实践道德活动。题干中“辨别是非”“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说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第8题:

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第9题:

小学儿童的认知活动有哪些发展?


答案:
解析:
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
(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向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
(3)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还占有优势,抽象记忆在逐渐发展。
(4)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第10题: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过渡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
2)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转折年龄在9岁左右。
3)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
4)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批判性。
5)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了一定概括程度的、涉及到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