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某建筑物柱下矩形基础,基底尺寸为2m×2.4m,埋深为1.5m,柱传给基础顶面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值FK为900kN。试问:假若地下水位距地表0.5m,确定基底压力pK(kPa)最接近下列()项。A 195B 205C 215D 225

题目
单选题
某建筑物柱下矩形基础,基底尺寸为2m×2.4m,埋深为1.5m,柱传给基础顶面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值FK为900kN。试问:假若地下水位距地表0.5m,确定基底压力pK(kPa)最接近下列()项。
A

195

B

205

C

215

D

22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柱下方形基础边长2m,埋深d= 1.5m,柱传给基础的竖向力F=800kN,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0.5m处。则基底平均压力p为()

A、220kPa

B、230kPa

C、200kPa

D、215kPa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33
(B) 3.45
(C) 3.50
(D) 3.55


答案:A
解析:
(A)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图5.2. ,设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与基础宽度之间的关系为:

第3题: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Fk=400KN,已确定该柱下锥形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7m×1.7m,埋深为1m,采用C20混凝土,ft=1.10N/mm2。拟取基础高度h=400mm,柱边有效高度为h0=355mm。试验算该基础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答案:

第4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2.确定用于地基变形计算的基底中心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  )kPa。

A. 156.25
B. 158.25
C. 176.35
D. 196.2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1款规定,当轴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k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A为基础底面面积。则基底附加压力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所示。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



2.假定考虑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最接近于(  )mm。

A. 36.1
B. 45.2
C. 60.3
D. 78.3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9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当存在相邻荷载时,应计算相邻荷载引起的地基变形,其值可按应力叠加原理,采用角点法计算。对基础Ⅰ:荷载面积为odea:长宽比为:l/b=1.5/1=1.5;对于Ⅰ中心o点,应为4倍荷载面积odea产生压缩量。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荷载面积为odgc-odfb:odgc长宽比为:l/b=5/1.5=3.3;odfb长宽比为:l/b=3/1.5=2;对Ⅰ中心o点,应为2倍荷载面积(odgc-odfb)产生压缩量。查附录K表可知,列表进行计算:



考虑基础Ⅱ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内土压缩量为:s′=45.2mm。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6题:

某地矩形基础埋深为1.5m,底面尺寸为2m×3m,柱作用于基础的轴心荷载F=900kN,弯矩M=310kN·m,(沿基础长边方向作用)基础和基础台阶上土的平均厚度y=20KN/m3,试问基础底面边缘最大的地基反力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196.7kPa
B、283.3kPa
C、297.0kPa
D、506.7kPa

答案:B
解析: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的地基反力是指在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和弯矩作用下的压应力。弯矩下的压应力为合弯矩除以抵抗矩,即

第7题:

某柱下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4-15所示。基础和基础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已知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1800kN,试问,计算沉降时取用的基底附加压力p0(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90
(B) 117
(C) 120
(D) 147


答案:C
解析:
(C) 解答: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5.3.5条规定计算:

第8题:

已知某矩形基础,基底边长为8m和2m,基础埋深为0.8m,作用于其上的柱荷载为851.2kN,地基土均匀,重度为18.3kN/m3,那么基底压力约为()kPa。

A、14.6

B、54.6

C、851.2

D、69.2


参考答案:D

第9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k=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所示。



3.确定分层总和法算出的基底中心的地基变形量s′最接近于(  )mm。

A. 36.2
B. 43.5
C. 48.8
D. 50.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根据附录K表K.0.1-2可知,附加应力系数



计算如表所示。



故基底中心的地基变形量:s′=48.8m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x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游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所示。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1560kN,基础及其以上土体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此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0 (B)150 (C)170 (D)19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式(5.2.2-1):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