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影响中小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家长的教养方式
(2)出生顺序
(3)社会技能
(4)姓名
(5)外表
(6)年龄
(7)性别
(8)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
(9)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2009-11)

A:外表长相
B:环境因素
C:交往能力
D:智力因素

答案:C
解析:
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研究者按照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如下三类:一是受欢迎的儿童;二是不受欢迎的儿童;三是受忽视的儿童。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2题: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答案:
解析: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4)父母的鼓励;
(5)教师的影响。

第3题:

幼儿的游戏是观察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重要活动,试用巴顿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简述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正确答案:幼儿的同伴互动大都反映于他们的游戏行为中。巴顿在自由游戏时观察了 2- 4.5 岁的幼儿。 她的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根据游戏中社会性由低到高的次序,她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行为分成以下六种:非游戏、单独游戏、旁观者、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或有组织的互补游戏。巴顿的观察发现,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过 程是:独自游戏(2 到 2 岁半)→平行游戏(2 岁半到3岁)→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合作游戏(4 岁半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复杂性和 互动水平也越来越高。当然,单独游戏在整个学前阶段一直都很普遍,但这种游戏并不是儿童社会性不成熟的表现。另外,虽然这几种游戏形式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出现的,但并不意味着后一种形式的游戏会取代前一阶段的游戏形式。3-6岁的幼儿出现了更高社会互动水平的游戏行为,但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仍是该年龄阶段的主导游戏。

第4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幼儿品德发展的因素()

  • A、气质类型
  • B、家庭的影响
  • C、同伴交往的影响
  • D、电视的影响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


正确答案: (1)家长的教养方式
(2)出生顺序
(3)社会技能
(4)姓名
(5)外表
(6)年龄
(7)性别
(8)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
(9)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

第6题: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 )。单选

A. 外表长相
B. 环境因素
C. 交往能力
D. 智力因素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 /童年期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7题: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生理因素;
(2)家庭因素;
(3)学校因素;
(4)社会因素;
(5)个人心理因素;
(6)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第8题:

简述培养幼儿同伴交往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
(1)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2)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3)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
(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
(5)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第9题:

下列()是影响中小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

  • A、社会技能
  • B、外表
  • C、性别
  • D、年龄
  • E、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

正确答案:A,B,C,D,E

第10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同伴交往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作用()

  • A、同伴交往能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 B、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道德认识的形成
  • C、同伴交往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着儿童行为的发展
  • D、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