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多选题基坑开挖变形监测项目主要包括()。A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B坑边地面沉降C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D基坑外地下水位升降

题目
多选题
基坑开挖变形监测项目主要包括()。
A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B

坑边地面沉降

C

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

D

基坑外地下水位升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基坑开挖前应做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 )。

A.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

B.监测点的布置、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C.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

D.监测报告

E.信息反馈系统


正确答案:ABCE

第2题:

基坑开挖前应做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

A. 监控目的
B. 监测项目
C. 监控值警值
D.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E. 记录制度


答案:A,B,C,D,E
解析:
基坑开挖前应做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 拫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 反馈系统等

第3题:

基坑开挖施工监测应包括下列哪些主要内容()。

A.基坑周边地面.建筑物沉降

B.坑内外地下水位

C.钢围檩的变形情况

D.支撑轴力变化情况

E.地下管线渗漏情况


答案:ABDE

第4题:

基坑工程包括哪些()。

  • A、支护结构设计
  • B、支护结构施工
  • C、基坑开挖、降水
  • D、施工监测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某城市建设一座5 0层的综合大楼,距离1号运营地铁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为40m,需对开挖基坑、综合大楼及相邻的地铁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中变形监测Ⅱ等精度要求实施。


开挖基坑监测:基坑上边缘尺寸为100m*80m,开挖深度为25m,在基坑周边布设了四个工作基点A、B、C、D,变形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壁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监测内容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基坑回填等;基坑开挖初期监测频率为1次/周,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相应增加监测频率;监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至基坑回填结束。监测到第1 2期时,发现由工作基点A测量的所有监测点整体向上位移,而由工作基点B、C、D测量的监测点整体下沉或不变。综合大楼监测:大楼的监测点布设顶部、中部和基础上,沿主墙角和立柱布设;监测内容包括基础沉降、基础倾斜和大楼倾斜等;监测频率为1次/周;监测从基础施工开始至大楼竣工后1年。


地铁隧道监测:监测范围为综合大楼相邻的2 00m区段;监测内容包括隧道拱顶下沉、衬砌结构收敛变形及侧墙位移等;变形监测点接断面布设,断面间距为5m,每个断面上布设5个监测点,每个点上安装圆棱镜,采用2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自动测量;监测频率为2次/天;隧道监测从基坑开挖前一个月至大楼竣工后1年。


监测数据采用SQL数据库进行管理,数据库表单包括周期表单。工程表单、原始数据表单、测量仪器表单、坐标与高程表单等。监测成果包含监测点坐标数据、变形过程线及成果分析等。


【问题】


1.该段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总共需布设多少个断面监测点?对两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的安置位置有什么要求?


2.利用数据库生成监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时,需要调用到哪些表单?并说明理由。


3.从测量角度判断有工作基点A测量的基坑监测点向上位移的原因,并提出验证方法。





答案:
解析:

1.地铁隧道变形监测范围是200m区段,变形监测点按断面布设,断面间距5m,每个断面布设5个点,故总共需要布设的断面监测点=(200/5+ 1)*5=205。


两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的安置位置要求设立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并采用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台或观测墩,测站视野开阔无遮挡,周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应同时具有防水、防尘设施。


2.利用数据库生成监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时,需要调用周期表单、坐标与高程表单。


原因是监测点变形过程线反应的是监测点平面位置和高程随时间的变化。


3.由工作基点A测量的基坑监测点向上位移是因为工作基点A点位下沉造成的。


验证方法:利用变形区域外布设的基准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工作基点A、B、C和D的高程变化。将测量得到的工作基点点位高程与先前的高程值比较即可。


第6题:

基坑支护、土方作业检查评分表中保证项目是()

A.基坑支护及支撑拆除

B.上下通道

C.土方开挖

D.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正确答案:A

第7题:

(2014 年真题)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监测项目是( )。

A.立柱变形
B.冠梁变形
C.地表沉降
D.支撑梁变形

答案:A
解析:
由于坑底隆起,进一步造成支撑向上弯曲,可能引起支撑体系失稳,直接监测坑底土体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第8题: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包括()。

A、监控目的和监控项目

B、监控报警值和监测周期

C、监控方法和精度要求

D、监测点的布置

E、监控设备和人员的安排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设有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能够反映坑底土体隆起的监测项目是()。

A.立柱变形
B.冠梁变形
C.地表沉降
D.支撑梁变形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102~103页
2.基坑由于围护结构插入坑底土层深度不足,也会产生坑内土体隆起破坏。基坑底土体的过大隆起可能会造成基坑围护结构失稳。另外,由于坑底隆起会造成立柱隆起,近一步造成支撑向上弯曲,可能引起支撑体系失稳。因此,基坑底土体的过大隆起是施工时应该尽量避免的。但由于基坑一直处于开挖过程中,直接监测坑底土体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第10题:

基坑开挖前应编制的监测内容有()

  • A、明确监测项目
  • B、监测报警值
  • C、监测方法
  • D、监测点的布置与周期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