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某位老师在《同桌的你--漫画肖像写生》一课结束前,准备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评。然而只有部分学生完成了作业,有的学生由于画得很细致没有画完,有的因为能力有限而没有完成。教师对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一点评,而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予以批评。问题:请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理念谈谈你对该教师评价的看法。

题目
问答题
某位老师在《同桌的你--漫画肖像写生》一课结束前,准备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评。然而只有部分学生完成了作业,有的学生由于画得很细致没有画完,有的因为能力有限而没有完成。教师对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一点评,而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予以批评。问题:请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理念谈谈你对该教师评价的看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人物肖像写生》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写生对象的生活经历
B.知道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C.欣赏评价同学的肖像作业
D.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

A、B两项:对于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程度不能仅仅了解或者知道就可以,应该要达到掌握理解或者运用的水平,A、B两项说法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欣赏评价同学的肖像作业”属于展评环节的活动,并不是重点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人物肖像写生》这节课属于“造型 · 表现”领域课程,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是该节课的重要内容。与题干相符,当选。

第2题:

案例:
张老师执教《千姿百态的水》一课时,教学程序如下:
(1)播放不同的水声音频,学生闭眼聆听,进行联想。然后,学生自由手绘表达,完成第一次作业:
(2)教师展示学生作业,给予评价后,进入图片欣赏环节,讨论水的不同形态,引出课题“千姿百态的水”;
(3)学生选择自然界中水的图片,仔细观察水的形态进行第二次作业,尝试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表现出水的形态;教师再次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点评;
(4)在美术作品欣赏环节,教师对马家窑《漩涡纹彩陶瓮》和宋代马远《黄河逆流》等作品的水纹表达方法进行分析;
(5)学生对第二次作业进行修改,努力表现出水的形态之美,完成理想的第三次作业。
问题:
(1)分析张老师教学设计的特点。
(2)对三次作业的练习和安排,你如何评价


答案:
解析:
(1)①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材料中张老师通过以三次由浅入深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水和《漩涡纹彩陶瓮》等作品,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增强了美术教学效果。②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材料中张老师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水的音频,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进行想象创作,有利于提升创新意识。③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材料中张老师播放自然界中水的图片和马远等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④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材料中张老师多次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过程,及时认识到自己描绘水的作品中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材料中张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手绘表达,紧接着通过赏析,以点、线、面形式尝试描绘水的形态。最后,结合名作的水纹特色,努力表现水的形态之美。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突显了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3题:

张老师在上初中一年级《徒手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然后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思考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让学生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问题:
(1)这位教师引导学生主要运用什么学习方式
(2)该教学设计有哪些优点


答案:
解析:
(1)该老师引导学生主要运用了自主性学习的方式。张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写生,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校园中不同的物体,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讲解绘画的要点,很好地体现出自主学习的方式。(2)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完全了解的,在这种自觉的状态下主动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题:

案例:
在进行高中美术《现代人物画》一课时,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堂作业:根据自己的理解,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为内容画一幅画。这样的作业要求很“宽松”,学生们兴趣很浓,表现得无拘无束。他们的作品有的很具象:红军跑在摇晃的铁桥上,下面是密密麻麻竖起的刀山,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又有的画的很抽象:周围峻拔的山峰,湍急的河流拍打在石壁上啪啪作响.几叶小舟逆流而上……他们表现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作业完成后李老师让学生把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板上,然后设计了几个问题:“你认为谁的作品既突出了主题又很新颖”“说说自己的创作想法”“如果你是老师,怎样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通过进一步的讨论与争鸣。学生认识到了自己作品的价值所在,李老师最后进行了总结性评价。
问题:李老师布置作业是否合适运用了哪些评价方法


答案:
解析:
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合适的。因为美术课的独特性决定了同一幅作品的每个主体所获得的感受结果是相异的。美术鉴赏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没有标准答案,鉴赏作品要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李老师没有过多干涉学生对作业创作表达,而是引导学生自评,大胆说出自己创作思想,研究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这符合课标理念中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学生本质的有个性的东西,从学生的讲解中体悟创作的灵感和创作目的。做一位耐心的聆听者、细心的观察者。这符合课标理念中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的观念。 李老师在本课中运用了自评、互评、教师评等评价方法。同时在评价时设计了不同的问题。通过学生进一步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作品的价值所在。李老师最后进行了总结性评价。

第5题:

林老师执教《土特产品包装设计》一课,课堂作业结束后,请三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草图并阐述设计意图,此评价方式属于( )。


A.互评

B.自评

C.终评

D.点评

答案:B
解析:
自评指的是被评价者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以达到相 应的评价目的。由题干中林老师请学生阐述设计意图可知为学生自评。

第6题:

案例:
某老师在《画太阳》一课中,以趣味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以点、线、面表现画面,学生画出各种各样的太阳.可是一位学生却画出了黑色的太阳。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将如何评价这个孩子的画?


答案:
解析:
【知识点】教学评价。 【参考答案】
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学生作业时应建立多种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为辅。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而后带领其他学生赏析该学生作品。
②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建议中还指出了评价学生作业时应采用多标准、多角度的评价方法。如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首先我需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即丰富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作品表达方式;其次,还应指出学生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促进学生发展。

第7题:

某美术教师上校园建筑写生课,直接将学生带到操场,说明材料工具的使用要求后,给学生布置了“教学楼一角写生”的作业,然后就让学生自由写生,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作业。
多数人作业出现透视错误,且构图有的太大,有的太小。可美术老师不以为然,认为过程更重要,这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和愉快学习。
问题:请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与分析。


答案:
解析:
对于该美术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从优点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评价与分析。
(一)优点:①该教师“在上校园建筑写生课时,直接将学生带到操场”,这一做法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所以这种教学设计是不错的;
②“说明材料工具的使用”这一点也体现了该教师关注到了写生课的一个关键点;③该教师最后提到“新课标”,这说明该教师能够及时学习。与时俱进。
(二)缺点:①该教师虽然能够不拘一格,将学生带到户外写生,但却出现了“多数作业出现透视错误,且构图有的太大,有的太小”等现象,就说明这一教学设计应该放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生知识与技巧之后方可实施;②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仅仅是对材料工具的使用做以说明,但具体写生的步骤、方法却遗漏了,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也存在失误;③虽然该老师最后提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是遵从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是却对“自主学习和愉快学习”这一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过程是建立在“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该老师应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课堂,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8题:

案例:

李老师在《静物写生》单元课结束时,让每个学生提供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学校橱窗展示,并将作品图片上传到学校微信群,邀请家长和师生参与评价。展示结束后,李老师依据学生美术学习的综合表现,并参考微信群中的评价,给学生评定分数作为期末成绩。
问题:该教学采用了哪些评价方法(4分)?李老师的评价方法合适吗(2分)?说出理由(14分)。


答案:
解析:
第一:根据题干,找出教学方法;第二:分析评价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并阐明原因。

第9题:

某美术教师上校园建筑写生课,直接将学生带到操场,说明材料工具的使用要求后,给学生布置了“教学楼一角写生”的作业,然后让学生自由写生,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作业。多数人作业出现透视错误,且构图有的太大,有的太小。可美术教师不以为然,认为过程更重要,这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和愉快学习。
请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与分析。


答案:
解析:
第一、教学重难点及时间的分配。第二、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并合理。第三、老师是否反思并认识到错误想要改正。

第10题:

方老师在《视觉中的红屋顶》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表现家乡的老街建筑。在评价环节,老师展示学生作业,阅读学生作业说明卡;学生们对照作品展开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质性评价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老师通过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自评来进行展评环节的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评价建议提出的鼓励运用展示、学生自评的质性评价方式,所以材料中的评价方式属于质性评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