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填空题在城市公交客流高峰时段,为了加快车辆周转,车辆在始末站停站时间,不应大于当时行车间隔的()倍(范围值)。

题目
填空题
在城市公交客流高峰时段,为了加快车辆周转,车辆在始末站停站时间,不应大于当时行车间隔的()倍(范围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该市公交公司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大行车间隔
B.优化客车调度,加大行车频率
C.提高车辆技术速度
D.提高车辆满载率
E.提高周转时间

答案:B,C,D
解析:
增大行车间隔,会降低行车频率和周转时间,反而不能满足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相反,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满足公交客运需求量;提高车在满载率也能满足公交客运需求。

第2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该市公交公司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大行车间隔
B:减少周转系数
C:优化客车调度,加大行车频率
D:提高车辆技术速度
E:提高车辆满载率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线路总长度/线网长度,线网长度=线路总长度/线路重复系数=2400/1.6=1500(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公共交通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500=3.00(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的计算。根据题意可知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得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为:2400/120=20(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提高车辆满载率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和减少周转系数反而不能满足公交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最佳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值为3-3.5千米/千米2,而该题的线网密度为3,所以在最佳范围内,所以选项A错误。线网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根据题干可知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车辆周转时间缩短,则公交车准点率提高;减少行车间隔提高行车频率,则会缓解运力紧张,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第3题:

(2008年)在城市客运车辆运行参数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称为( )。

A.行车间隔

B.行车频率

C.周转系数

D. 营运速度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行车频率的定义。

第4题:

下列关于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表述正确的有( )。

A.营运速度=2×线路长度/周转时间
B.周转系数=1/周转时间(次/小时)
C.行车间隔是指车辆正点运行时前后两辆汽车到达同一站点的时间间隔
D.行车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
E.对大中城市客运高峰线路,行车间隔应不低于1~2分钟为宜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行车间隔确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营运线路的运送能力、通过能力以及运输服务质量。在乘车秩序正常的条件下,对大中城市客运高峰线路.行车间隔应不低于1~3分钟为宜。

第5题:

在城市客运车辆运行参数中,车辆正点运行时前后两辆汽车到达同一站点的时间间隔,称为( )。

A.行车间隔
B.行车频率
C.周转系数
D.营运速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行车间隔的定义。行车间隔是指车辆正点运行时前后两辆汽车到达同一站点的时间间隔。

第6题:

调频法是指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根据城市公交实际客流及时调整(),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行车频率的方法。

A:行车间距
B:车辆数量
C:行车路线
D:停靠站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调频法的概念。调频法是指在不增减运力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客流情况,及时调整行车间距,以增加或减少分组时间内行车频率的方法。

第7题:

下列关于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表述正确的是()。

A:营运速度=2*线路长度/周转时间
B:周转系数=1/周转时间(次/小时)
C:行车间隔是指车辆正点运行时前后两辆汽车到达同一站点的时间间隔
D:行车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
E:对大中城市客运高峰线路,行车间隔应不低于1-2分钟为宜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行车间隔确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营运线路的运送能力、通过能力以及运输服务质量。在乘车秩序正常的条件下,对大中城市客运高峰线路,行车间隔应不低于1-3分钟为宜。

第8题:

在城市客运车辆运行参数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称为( )。

A.行车间隔

B.行车频率

C.周转系数

D.营运速度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行车频率的定义。

第9题:

2014年1月1日,某市公交公司开通一条30千米长的公共交通线路,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为新工业园区和野生动物

为满足该线路上高峰时段的客运需求,可采取的措施有( )。

A.降低客运价格
B.延长车辆运营时间
C.延长旅游线路长度
D.增加高峰时段的营运车辆
E.缩短高峰时段的行车间隔

答案:D,E
解析:
满足高峰时段的客运需求的措施需要考虑谋求最大限度地方便城市居民和提高公共交通的营运效率。ABC在材料中未体现。

第10题:

在城市客运车辆运行参数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称为()。

A:行车间隔
B:行车频率
C:周转系数
D:营运速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行车频率的定义。行车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线路某一断面或停靠站的车辆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