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考察是否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设计的类型、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题目
问答题
设计一个心理学实验,考察是否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设计的类型、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或者非等控制组设计);自变量:教学方法(新、旧);因变量:被试的学习成绩。额外变量:两组被试在没有实验干预之前学习成绩的差异;被试的成熟、两组被试是否为同一个教师等。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应具有的功能

A、使研究变量最大化

B、对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C、使实验误差变异最小化

D、充分体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E、在实验节省被试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某研究者进行一项以教学方法为自变量、学习成绩为因变量、智力为额外变量的实验。下列选项中,最能有效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A.消除法
B.恒定法
C.等组匹配法
D.双盲实验法

答案:C
解析:
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主要有:匹配法、消除法、恒定法、随机化法、统计控制法、抵消平衡法等在本题中,进行的是教学实验,俩种教学方法在同一组被试中使用会产生相互干扰,故要进行被试间设计。额外变量是智力,这一因素是无法恒定的,也是无法消除的,即最佳的方法是进行随机化分组或者等组匹配,使两组被试的智力相近,如果两组被试智力还有所差异,可用统计控制法进行处理。D项双盲实验法是消除法的一种。

第3题:

有几种不同教材,考察它们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有没有显著差异。在这里,教材就是实验()。

A、变量

B、因变量

C、自变量

D、无关变量


参考答案:C

第4题:

实验设计就是确定、安排实验中变量结构(关系)的,基本表现是()。

  • A、操作自变量
  • B、控制无关变量
  • C、消除中间变量
  • D、观测因变量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实验设计的符号系统中,x一般表示()

  • A、自变量
  • B、因变量
  • C、被试
  • D、无关变量

正确答案:A

第6题:

心理学实验的核心特征是( )

A.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额外变量

答案:B
解析:
变量。 选项A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的事物的属性,它是实验的基本特征。选项B自变量是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它是实验的核心特征。实验之所以称其为实验,就在于它至少有一个自变量。选项C因变量就是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选项D额外变量(控制变量)是指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但不是研究者所关心的变量。故选择B。

第7题:

张明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的视敏度的影响,李亮在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

A.无自变量
B.有无因变量
C.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
D.有无研究假设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两人研究不同的是研究环境不同,一个是实验室中,一个是现场教室中,即前者是实验室实验,后者是现场实验。这两种实验的区别在于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条件不同,前者对额外变量控制得更为严密,即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

第8题:

实验设计是指实验研究中被试的选择和分组的方式,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实施和测量的安排。()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实验设计中可能设计旳变量形式是()

  • A、自变量
  • B、无关变量
  • C、因变量
  • D、控制变量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研究假设
  • B、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 C、实验处理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