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的八个阶段。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第2题: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2010年北京、2010年浙江)


答案:
解析:
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新的特征进行量的积累时,体现出连续性,导致质的飞跃时,也即表现出阶段性的发展。
(2)定向性与顺序性。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尽管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但每个阶段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且是不可逾越的。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率直线发展,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同一阶段,个体不同的机能系统的发展速度、起止时间、成熟水平不同;另一方面,个体的同一机能系统在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尽管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名师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非常明确——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这部分内容在本章来说比较重要,容易出考点,也可以作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学习时,大家可以识记每一点的小标题,然后根据小标题扩展内容。

第3题:

简述个体的心理发展表现出的年龄特征。


正确答案:
(P22~23)出生至3岁,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3岁至六七岁(学前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学龄初期),主要是形象抽象思维;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少年期),主要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青年初期),主要是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

第4题:

校本教育研究要以认识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条件。


正确答案: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心理发展的动力:即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第6题: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案:
解析:
(1)遗传;(2)环境;(3)教育;(4)主观能动性。

第7题:

简述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强制阶段(0-6岁),这时儿童不理解纪律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靠强制来约束。积极强制是成人运用语言、目光等对儿童的心理压力使之遵守纪律。消极强制也即体罚,尽量少用。
(2)强化阶段(6-9岁),此时儿童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能理解行为后果对自己的影响。可以采用强化的方式。教师的表扬或批评,班级或学校的评比和奖励都是有效的强化物。
(3)遵从集体阶段(9-16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集体与自己的关系,看重集体荣誉,可以利用集体作为强化手段,用集体要求和集体荣誉来约束其行为。
(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此时学生认为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是好的行为并把行为责任转向个人,理解了约束的必要性,开始学会自我管理。
(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这是纪律约束的最高级阶段。群体成员自主地共同制定规范,把内部要求外化,遵从纪律完全是自觉的。

第8题:

简述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答:(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第9题:

简述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正确答案: 道德评价介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过程。规律:从“模仿”到独立,从效果到动机,从评人到评已,从片面到全面,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依据道德原则来进行评价。

第10题: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正确答案: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