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

题目
问答题
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划分依据:货币流动性。
(2)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中央银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成几个层次,它们是()。

A:流通中的现金
B:狭义货币供应量
C:广义货币供应量
D:准货币

答案:A,B,C
解析:
我国中央银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流通中的现金、狭义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三类。

第2题:

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


正确答案: (1)划分依据:货币流动性。
(2)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第3题:

关于货币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4个层次
B.现实中的货币只能是流通中的现金
C.目前各国通常依据货币资产流动性来划分货币层次
D.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M1包括外币存款

答案:C
解析:
现实中的货币既包括流通领域内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内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目前各国通常依据货币资产流动性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的货币层次,由此产生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4题:

划分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货币层次划分是指把流通中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从而界定货币构成范围的一种方法。研究货币层次是为了更好把握货币流通的结构和流通的渠道,更好对货币运行进行计量。
当前,对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考虑货币流动性的不同。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转化为现金形成现实购买力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现金货币的流动性大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大于定期存款。不同层次的货币其流动性不同。货币的这种流动性差别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大意义。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第三次修订建议,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第5题: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是什么内容?


正确答案: M0=现金;
M1=M0+(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活期存款+基建存款;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M3=M2+财政金库存款+其他存款。

第6题: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中,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为()。
Ⅰ.准货币Ⅱ.广义货币供应量Ⅲ.流通中现金Ⅳ.狭义货币供应量

A.Ⅰ.Ⅱ
B.Ⅰ.Ⅱ.Ⅲ
C.Ⅱ.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C
解析: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第7题:

货币供应量主要依据金融资产的()来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

  • A、流动性
  • B、可分割性
  • C、可转让性
  • D、交易成本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关于货币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狭义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B.现实中的货币只能是流通中的现金
C.我国货币的供应量指标M1包括个人存款
D.目前各国通常依据流动性来划分货币层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选项B错误,现实中的货币既包括流通领域内的现金.也包括在银行体系内的存款,甚至各种票据及其他信用流通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参与流通,执行着货币的某些职能。

第9题:

简述西方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
(2)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M3=M2+Dn,M4=M3+L。各国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重点主要是M1和M2两个层次。
(3)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直接引起市场商品供求变化,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就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即: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
(4)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也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但需要转化为现金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提前支取则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其流通次数较少,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因此,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是货币,也应计算在货币供应范围内,从而得出广义的货币M2,即: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5)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能接受活期存款,但能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金融机构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即储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都具有较高的货币性,货币供应量因此应扩大为M3,即:M3=M2+其它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6)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在金融市场上贴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3只有程度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由此得到M4,即: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第10题:

为何要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广义货币量的范围中,不同金融资产的特点不同,尤其是流动性不同导致对经济的影响力不同,国家对它们的控制力度也不同,所以货币管理当局应该根据流动性标准进行货币层次的划分,以便于区别对待,抓住重点,让货币总量发挥整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