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甲企业生产的“阳光”牌保健品获国际科技成果金奖。乙企业在为自己生产的“百花”牌保健品做广告时,诋毁甲企业的金奖获得靠的是关系和后台,有水份。乙企业的行为侵犯了甲企业的()A 荣誉权B 名誉权C 名称权D 商标权

题目
单选题
甲企业生产的“阳光”牌保健品获国际科技成果金奖。乙企业在为自己生产的“百花”牌保健品做广告时,诋毁甲企业的金奖获得靠的是关系和后台,有水份。乙企业的行为侵犯了甲企业的()
A

荣誉权

B

名誉权

C

名称权

D

商标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不属于经营者集中的情形是( )。

A.甲企业与乙企业合并

B.甲企业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乙公司的股份,达到对乙公司的控股

C.甲企业长期为乙企业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

D.甲企业与乙企业通过联营,甲企业对乙企业的经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经营者集中的情形。本题选项A属于经营者集中的“合并”;选项B属于经营者集中的“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选项D属于“通过联营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第2题:

甲企业生产的“阳光”牌保健品的核心技术获国家级科学成果奖。乙企业在为自己生产的“百花”牌保健品做广告宣传时,恶意低毁甲企业的成果奖是靠关系和后台得来的,有“水分”。乙企业的行为侵犯了甲企业的()。

A.荣誉权

B.名誉权

C.名称权

D.商标权


参考答案A

第3题:

甲企业职工借调到乙企业参加生产并由乙企业负责指挥,在生产过程中该职工发生工伤事故,下述处理方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乙企业通知甲企业,由甲企业统计报告

B.由乙企业统计报告,并通知甲企业

C.完全由乙企业负责,与甲企业无关


参考答案:B

第4题:

2002年2月19日,甲企业就其生产的电饭锅注册了“华兴”商标。后来乙企业使用该商标生产电热杯,并在2012年4月开始销售“华兴”牌电饭锅。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对其商标的续展申请应在商标有效期届满后的6个月内提出
B:乙企业对“华兴”的使用为非法使用
C:乙企业可以在2012年8月19日后在电饭锅上申请获得注册“华兴”商标
D:甲企业在商标续展期内仍享有商标专用权

答案:B,D
解析:
《商标法》第40条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12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期满未办理续展手续的,注销其注册商标。商标局应当对续展注册的商标予以公告。由此可知,A项错误,注意法律规定的续展申请应当在“期满前”12个月内提出,而不是“期满后”。续展期内,注册商标人仍享有商标专用权。D项正确。由此推知,本题中乙企业在2012年4月对“华兴”商标的使用就成了非法使用,B项也正确。《商标法》第50条规定,注册商标被撤销、被宣告无效或者期满不再续展的,自撤销、宣告无效或者注销之日起1年内,商标局对与该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注册申请,不予核准。据此,C项错误。

第5题:

甲、乙、丙三家企业向某整机生产企业供应同一种零配件。该整机生产企ik要求 供货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率p
根据三家企业的生产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A.甲企业靠检验保证了出厂产品的质量
B.乙企业的过程能力达到了用户的要求
C.丙企业出厂产品的质量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D.甲、乙企业的生产过程加工质量都很好


答案:A,B
解析:
。根据过程性能指数,甲、丙企业的不合格品率大于0.27%,不能满足用户 的要求。

第6题:

某生产大型及其设备的甲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甲企业的下属企业乙企业主要生产小型家电,销路一直不好,甲企业规定凡购买甲企业设备,均须同时购买乙企业生产的小型家电一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企业的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B.甲企业的行为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C.甲企业的行为构成垄断行为

D.甲企业的行为构成经营者集中行为


正确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反垄断法》规定,甲企业的行为构成垄断行为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甲企业的行为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第7题:

乙企业经甲企业的许可,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标注甲企业的企业名称,这种做法是合法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8题:

1993年2月19日甲企业就其生产的家用电器注册了“康伟”商标。后来乙企业使用该商标生产冰箱并在2003年4月开始销售“康伟”牌冰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其商标的续展申请应当在上商标有效期届满后的6个月内提出

B、乙企业对“康伟”的使用为非法使用

C、乙企业可以在2003年8月19日后在家用电器上申请获得注册“康伟”商标

D、甲企业在商标续展期内仍享有商标专用权


参考答案:B,D

第9题:

共用题干
甲加油站经销国内乙企业生产的润滑油,经乙的同意,甲在润滑油的桶上使用了丙企业生产的某著名品牌的装潢,由于使用了丙企业生产的某著名品牌的装潢,乙企业生产的润滑油的销售情况非常好。其他一些企业得知后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这些企业认为这种行为排挤了其他润滑油生产企业的市场地位。甲认为,其行为是得到乙的许可的,其不应当承担责任。乙认为其产品已经卖给了甲,因此,自己不应当承担责任。请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若甲构成了不正当竞争的行为,那么该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哪种、()
A、欺骗性交易
B、虚假宣传
C、诋毁商誉
D、限制竞争行为

答案:A
解析:
【考点】不正当竞争手段。详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了五种欺骗性交易的行为,其中之一就是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造成与他人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因此,本题选A项。


【考点】不正当竞争手段。详解: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损害竞争对手。本题中甲加油站在经销国内乙企业生产的润滑油时经乙厂同意在油桶上使用丙企业的装潢,两家企业均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故应选A项。


【考点】虚假宣传的要件。详解: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的规定,虚假宣传的要件有下列四点:(1)主体为经营者或者广告经营者;(2)主体实施了虚假宣传的活动;(3)该行为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具有社会危害性;(4)主体为广告经营者则应具有主观故意,主体为经营者本身则不问其主观是否存在故意。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C项。


【考点】混淆行为的行政及刑事责任。详解: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的规定,经营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销售伪劣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C、D项。

第10题:

甲企业为卷烟生产企业,主要生产A牌卷烟,乙企业为烟丝生产企业,丙企业为卷烟批发企业。三个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发生以下业务:
(1)甲企业将账面成本为57.52万元的烟叶发往乙企业加工成烟丝,乙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和辅助材料分别为1万元和0.3万元,乙企业无同类烟丝售价,已经履行了代收代缴消费税的义务。甲企业委托某运输企业将烟丝运回,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0.15万元。甲企业期初无库存烟丝。
(2)甲企业将收回烟丝的25%用于销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0万元,剩余部分本月已全部用于生产卷烟。
(3)甲企业生产A牌卷烟80箱销售给丙批发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200万元;甲企业将2箱A牌卷烟无偿赠送客户。
(4)丙批发企业将20箱A牌卷烟批发给卷烟二级批发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80万元;30箱批发给零售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150万元。
已知:烟丝的消费税税率为30%;甲类卷烟和乙类卷烟的消费税比率税率分别为56%、36%,定额税率均为150元/标准箱。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当月甲企业应缴纳消费税( )万元。

A、108.65
B、99.82
C、136.56
D、105.82

答案:B
解析:
委托加工乙企业代收代缴的消费税=(57.52+1+0.3)÷(1-30%)×30%=84.03×30%=25.21(万元)
受托方的计税价格=84.03×25%=21.01(万元),低于直接销售30万元的售价,属于加价销售。每条卷烟的售价=2000000÷80÷250=100(元),大于70元/条,属于甲类卷烟,比例税率为56%。
甲企业应纳消费税=30×30%+200÷80×(80+2)×56%+150×(80+2)÷10000-25.21=99.82(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