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A 从出生时开始的B 从半岁开始的C 从1岁开始的D 从1岁半开始的

题目
单选题
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
A

从出生时开始的

B

从半岁开始的

C

从1岁开始的

D

从1岁半开始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18个月及更大的儿童在目击他人痛苦时,约1/3的儿童会表现出同情心

B.12-18个月之间,儿童开始逐渐对别人的痛苦表现出关注

C.18-24个月的儿童已经能表现出与父母类似的同情行为

D.3-6岁儿童同情的对象仅局限于父母、教师及同伴


答案:C

解析:因为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同情心的发育包括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影响着较大儿童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的深浅程度。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同情现象出现得比较早,并随着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1-2岁(13-24月)间,儿童逐渐产生了真正的同情心,他们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从周围的世界中区分出来,他们开始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体会他人所处的情境,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安慰他人,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因而易导致同情心混乱。


第2题:

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

A从出生时开始的

B从半岁开始的

C从1岁开始的

D从1岁半开始的


A

第3题:

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教师同伴

第4题:

视觉障碍会影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他们不太会主动和别的儿童交往。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儿童生日花篮的造型需表现出()。


正确答案:活泼

第6题:

最初儿童交往的目的主要是倾向于同伴本身,年龄越大,儿童的交往也就越来越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儿童生日花篮需表现出内容的多样性和()。


正确答案:趣味性

第8题:

学前年龄阶段儿童表现出的障碍不是特别明显,但主要是交往障碍和()。

A.学习障碍

B.行为障碍

C.语音障碍

D.语言障碍


参考答案:A

第9题:

正常儿童在()岁以内就表现出交往意识和行为。

  • A、2岁
  • B、1岁
  • C、3岁
  • D、5-8个月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主要是记录体弱儿童的()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 A、吃饭情况
  • B、身体和活动情况
  • C、睡眠情况
  • D、交往情况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