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和处理原则,劳动争议调解的特点、组织机构、职责和基本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和处理原则,劳动争议调解的特点、组织机构、职责和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劳动争议的概念:亦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实质上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的表现。
(2)劳动争议的分类:
①按照劳动争议的主体划分:
A.个别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下,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B.集体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C.团体争议:工会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②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
A.权利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基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发生的争议。
B.利益争议:当事人因主张有待确定的权利和义务所发生的争议。
③按照劳动争议的标的划分:
A.劳动合同争议: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B.关于劳动卫生安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而发生的争议。
C.关于劳动报酬、培训、奖惩等因使用条件的不同理解与实施而发生的争议等。
(3)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①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
②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③及时处理、着重调解。
(4)劳动争议调解的特点:
①群众性。
②自治性。
③非强制性。
(5)劳动争议调解的组织机构:
①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②小微型企业可以设立调解委员会,也可以由劳动者和企业共同推举人员,开展调解工作。
③调解委员会由劳动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人数由双方确定,双方人数应当对等。
(6)劳动争议调解的职责:
①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②对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③监督和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履行。
④聘任、解聘和管理调解员。
⑤参与协调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执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⑥参与研究设计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
⑦协助企业建立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
(7)劳动争议调解的基本原则:
①申请自愿:
A.申请调解自愿。
B.调解过程自愿。
C.履行协议自愿。
②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A.劳动争议发生后,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协商、调解或仲裁,调解委员会不得阻止。
B.调解过程中,当事人都可提出申请仲裁的请求,调解委员会不得干涉。
C.劳动争议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反悔,不愿履行该协议的,仍享有提请仲裁的权利,对此,调解委员会不得阻拦和干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劳动者争议的处理机构和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有哪些?


答案: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司法机构。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申请、实施调解、制作调解文书。

第2题:

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并且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当秉公执法。这是指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

A、调解和及时处理原则

B、依法处理原则

C、公平公正原则

D、随意性原则


参考答案:C

第3题:

简述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1)调解和及时处理的原则;2)合法原则;3)公证原则 

第4题: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应贯穿于()的全过程。

A:劳动争议的和议
B: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
C: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
D:劳动争议的审判程序
E:劳动争议的终审程序

答案:B,C
解析: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应该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即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都要遵循。

第5题:

简述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答案:
解析: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与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比较,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强调自愿原则,其内涵是:(1)申请自愿。
1)申请调解自愿。只有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有一方不同意则不得受理。
2)调解过程自愿。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或命令的手段,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意见,而应在通过协商、说服教育,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的所有内容必须是当事人真实、一致的意思表示,不得勉强。
3)履行协议自愿。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一方或双方不履行或反悔的,则为调解不成。调解委员会不得强迫当事人履行。
(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并不是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的必要条件或必经程序,在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任何阶段,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都有依法提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此项原则包括的具体含义是:
1)劳动争议发生后,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由当事人自由选择协商、调解或仲裁,调解委员会不得阻止。
2)调解过程中,当事人都可提出申请仲裁的请求,调解委员会不得干涉。
3)劳动争议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反悔,不愿履行该协议的,仍享有提请仲裁的权利,对此,调解委员会不得阻拦和干预。

第6题:

处理劳动争议应遵循着重调解劳动争议原则,即使在进入到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和劳动争议程序时,依然首先进行调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新的制度设计。


答案:
解析:
(1)强化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制定体现了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成本的立法精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作了更为科学的规定。
(4)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并明确了先行裁决的条件。
1)根据原仲裁条例的规定,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
2)如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法定程序批准可适当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30日。
3)为提高效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缩短了仲裁审理时限,规定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
4)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期不得超过15日。
5)该法还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6)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②不先


660
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5)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1)劳动争议处理中的证明责任也称举证责任,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向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的义务。
2)不履行证明责任者就要承担不利于己的处理结果。
3)劳动关系的特点所决定,反映平等主体关系的争议事项,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4)反映隶属性关系的争议事项,实行“谁决定、谁举证”的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考虑到劳动关系的特征及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作用,又特别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不提供的应承担不利后果。
(6)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8题:

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司法程序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劳动争议调解一劳动争议仲裁一劳动争议诉讼

B.劳动争议调解一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仲裁

C.劳动争议仲裁一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诉讼

D.劳动争议诉讼一劳动争议调解一劳动争议仲裁


正确答案:A
处理劳动争议的全过程应该是:先进行劳动争议的调解,调解无果的情况下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不能解决可以进行劳动争议诉讼。

第9题: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中,( )要求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都必须查明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合法处理劳动争议。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及时原则
D.着重调解原则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合法原则要求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都必须查明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合法处理劳动争议。

第10题:

简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 (一)当事人自愿申请,依据事实及时调解;
(二)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同当事人民主协商;
(四)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