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道德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引导、培育和促进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因而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 有内在的联系.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教师组织与领导的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本身.要知道,品德的发展过程是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它有自己的规律.这些品德发展的规律不是德育过程的规律,只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第2题:

简述品德和道德的联系。


正确答案:
(1)个体品德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3题: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正确答案:ABCE
ABCE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和品德的关系。它们的直接根源是不同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而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第4题: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联系: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而许多人的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2)区别:道德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人的意志、个别人的存亡和个别人品德的有无而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存在,它既受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服从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发展水平的制约;道德的研究是伦理学或社会学的任务,品德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第5题: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概念与语词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它表现为:某个特定的词语,通常可以用来表示相应的概念;某个特定的概念,也一般是用相应的词语来表达。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第6题:

艺术情感与道德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二者常常被搅在一起。中国先秦两汉的思想家就经常将道德情感当作艺术情感来看。古希腊也有这种现象。其实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心理反应,它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原则,只是由于这种理性原则长期深入人的心理,以至于人们以为这就是固有的自我,是良心。道德情感的产生乃是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因此也就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即使在今天它也是与艺术情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情感。作家们常常依靠道德情感来增强艺术效果。但这两种情感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情感指向美,道德情感指向善;艺术情感的心理效应是美感,道德情感的心理效应是好恶;艺术情感能够消解人的心理紧张,使人各种心理机能和谐一致,引导人进人心灵自由的境界;道德情感则对人的心理具有强制性,它驱使意识去限制人的某部分心理机能,给人以压迫感、紧张感。

第7题: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
观念层面,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基本是同一的。
从秩序层次来看,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是很难区分的。
从阶级本质看,阶级本质相同的法律与道德的功能是一致的。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体系和结构不同。
作用范围不同。
作用机制不同。
保障实施力量和制裁方式不同。


第8题: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发生的时间不同,情绪发生较早情绪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体验发生较晚,是人类特有的,复杂的态度体验。
稳定程度不同,情绪带有明显的情景性和可变性,而情感一旦形成就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外部表现不同,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可以直接表达情绪的内容和状态,有明显的动作表情;情感则比较内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第一,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第二,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会受到情感的制约。情感的深度决定情绪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共存并互相转化。

第9题:

简述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道德与品德的区别主要有:(1)从内容上来讲,道德与品德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作为人的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因此,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2)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而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3)道德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还要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4)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第10题: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贯串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品德即道德品质,有时也称思想品德,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等。道德与品德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道德和品德的区别
①在所反映的内容方面。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所反映的是群体和社会中的准则规范。而这些准则规范反映出特定社会阶层和组织的利益。也就是说,道德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社会基础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社会对道德提出了不同的时代要求,由于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和需求不同,对道德内容的侧重也就有所不同。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所反映的是个体与道德相联系的心理特征。与道德不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更受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制约。这就使得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很多人类的共性规律,又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
②所属的范畴方面。道德主要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是一种主要研究价值和规则的根据的哲学科目。在道德方面,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主要就是揭示道德关系中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并根据这种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总结出反映这种矛盾发展规律的道德理论,确定解决这种矛盾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不断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品德则主要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品德方面,心理学主要探讨个体内在的品德心理结构、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对道德的内化和个性化,其核心是道德自我的形成、发展。
(2)道德和品德的联系
①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同时,一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好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②个体品德反作用于社会道德
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