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公设”的学说。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公设”的学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康德认为,人的理性是与生俱来的,按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 )。

A.自然理性
B.理论理性
C.实践理性
D.社会理性

答案:B,C
解析:

第2题:

简述康德关于“定言命令”的学说。


正确答案: 按照康德,自然法则体现为以“是”为系词的叙述式,理性法则乃是由“应该”连结起来的命令式,因而对人表现为命令他“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法则。道德法则是一种命令式,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命令式都是道德法则。我们有两类命令式,一类是假言命令,一类是定言命令。所谓“定言命令”则是一种无条件的命令式,在这种命令式中,目的与手段是统一的。定言命令是道德法则的形式。道德法则作为定言命令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规定,具有这样一些形式上的特征: 第一,“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个“普遍性公式”是定言命令最重要的公式,康德有时甚至称之为“唯一的定言命令”。
第二,“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的人格中的人性和其他人格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仅仅看作是手段”。康德所谓的“人是目的”也就是说“理性是目的”。
第三,“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的观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观念”,从而“每个有理性的存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由于意志自由而可能的目的王国中的立法者”。当我们按照定言命令而行动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按照自己制定的法则而行动,我们既是守法者也是立法者。
这三个公式实际上是定言命令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应该是对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有效的“普遍法则”;应该是能够成为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的“自在目的”;应该是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作为理性存在而自己为自己确立的法则。通常人们说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发生了主体能动性,实际上真正体现主体能动性的是理性为自身立法,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类理性的自由。

第3题:

简述康德的国家学说。


参考答案:康德认为,国家是许多人在法律统治下的联合; 康德对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的目的的阐述表现了他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的进步倾向, 表明了他的国家学说是以自由主义的人权观念为基础的; 康德认为,有两种划分国家形式的方式。第一种是按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数把政体划分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种形式。第二种是按统治者运用最高权力治理国家的方式把政体划分为专制和共和两种形式。 康德关注的是第二种划分方式; 康德认为,体现公共意志的国家权力可以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康德主张共和制国家,但在他看来,这种共和国虽是唯一合理的国家形式,但又是不能实现的理想目标。

第4题:

康德把伦理道德看作一种()

  • A、纯粹理性;
  • B、实践理性;
  • C、判断理性;
  • D、价值理性

正确答案:B

第5题:

简述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公设”的学说。


正确答案: 当康德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从功能上划分清楚之后,他立刻就面临着理性的统一问题。理性是统一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是它的两种功能。康德确立了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我们不可能让理论理性统治实践理性,因为那样一来就势必毁灭了自由,因此只能由实践理性来统治理论理性。
康德通过使意志的动机与行为的效果“划清界限”的方式来维护道德的纯洁性,但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可以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行事,这种道德法则与经验无关亦与行为的结果无关,它属于纯粹理性的理想世界,而行为则不可避免地要落入由必然的自然法则所统治的现象世界,这就意味着动机与效果是完全分离的,这一问题要求康德说明理智世界与感觉世界之间的关系,为此他提出了实践理性的“公设”。人类理性由于敬重道德法则而向往一个无条件的对象即“至善”,“公设”就是这个由道德法则而成立的“至善”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假设。实践理性有三个“公设”,这就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仅就道德法则而论,它是无条件的,并不需要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为其基础和前提,但是一涉及到道德法则的实现,那就不是道德法则力所能及的范围了。显然,这是康德哲学二元论性质的必然结果。

第6题:

康德把伦理道德看作一种

A. 纯粹理性
B. 实践理性
C. 判断理性
D. 价值理性

答案:B
解析:

第7题:

简述康德对理性能力的分析。


正确答案: 康德认为,人们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知性范畴综合形成知识,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使知识成为体系,达到自在之物,这种认识能力就是理性。理性的先天形式是理念,功能是推理。康德将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宣言推理推向极端就是理性的三个理念:灵魂、世界和上帝。理性的作用是调整知识,进一步完善成为统一。但这种统一只是“理想的统一”而不是“现实的统一”,传统观念就是把前者误认为后者,因而陷入了“先验幻象”。

第8题:

简述康德的伦理学说。


参考答案:康德的伦理学说为他的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康德的伦理思想的中心是 “道德法则”,人们唯有遵循“道德法则”行为才是合乎道德的;在康德看来,由于道德法则的普遍适用性,政治屈从于道德便是十分必然的了。

第9题:

康德的三大批判包括()。

  • A、《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 B、《纯粹理性批判》《实践感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 C、《纯粹感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 D、《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审美力批判》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下列哪些观点,是属于康德关于人的理性的观点?()

  • A、人的理性来自于外界环境。
  • B、人的理性可以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 C、理论理性给自然界“立法”,是创立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
  • D、实践理性为人自身的行为“立法”,这是道德的自由能力。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