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原型化方法从用户界面的开发人员入手,首先形成()A 需求不确定性的用户界面B 用户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C 系统界面原型D 完善的用户界面

题目
单选题
原型化方法从用户界面的开发人员入手,首先形成()
A

需求不确定性的用户界面

B

用户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

C

系统界面原型

D

完善的用户界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适用于(9)系统。它从用户界面的开发入手,首先形成(10),用户(11),并就(12)提出意见,它是一种(13)型的设计过程。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

C.管理信息

D.决策支持


正确答案:A

第2题:

原型化(Proto YPins)方法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26)不是原型化方法所具有的特征。与结构化方法相比,原型化方法更需要(27)。衡量原型开发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28)。

A.提供严格定义的文档

B.加快需求的确定

C.简化项目管理

D.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


正确答案:A
解析:原型化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快速确定需求的策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提取、求精,快速建立最终系统工作是模型的方法。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不同,它不是追求也不可能要求对需求严格定义的文档、较长的开发时间和熟练的工作人员,但是该方法要求完整的生命周期。为了加快模型的建立,它需要加强用户的参与和决策,以求尽快地将需求确定下米,采用这样一个(与最终系统相比)相对简化的模型就可以简化项目的管理。原型化是一种动态设计过程,衡量原型化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他能快速获得需求的能力,至于是否有熟练的程序编制调试能力、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以及灵活使用工具软件的能力都不是最重要的。

第3题:

一种从用户的基本需求入手,快速地实现新系统的一个原型,用户、开发者及其它有关人员在适用原型的过程中,反复修改原型系统,确定各种需求细节,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为()。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化法

C、面向对象法

D、结构化方法


参考答案:B

第4题:

原型化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必须要有合适的工具

B.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软件支撑环境作为背景

C.对于某些技术层面的困难远大于分析层面的系统用原型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D.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需要有经验的原型化开发人员


正确答案:C

第5题:

●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进行的一种交互过程,适用于__(9)__系统。它从用户界面的开发入手,首先形成__(10)__,用户__(11)__,并就__(12)__提出意见,它是一种__(13)__型的设计过程。

(9)

A. 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

C. 管理信息

D. 决策支持

(10)

A. 用户界面使用手册

B.用户界面需求分析说明书

C. 系统界面原型

D.完善的用户界面

(11)

A. 改进用户界面的设计

B. 阅读文档资料

C. 模拟用户界面的运行

D. 运行用户界面原型

(12)

A. 同意什么和不同意什么

B. 使用和不使用哪一种编程语言

C. 程序的结构

D. 执行速度是否满足要求

(13)

A. 自外向内

B. 自顶向下

C. 自内向外

D. 自底向上


正确答案:A,C,D,A,A
试题分析
通常,原型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在软件开发中,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
使用原型的原型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性较高的软件系统的开发。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用户给出的基本需求,通过快速实现构造出一个小型的可执行的模型,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这就是系统界面原型。
让用户计算机上实际运行这个用户界面原型,在试用的过程中得到亲身感受和受到启发,做出反应和评价,提出同意什么和不同意什么。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加以改进。随着不断试验、纠错、使用、评价和修改,获得新的原型版本,如此周而复始,逐步减少分析和通信中的误解,弥补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各种需求细节,适应需求的变更,从而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它是一种自外向内型的设计过程。
试题答案
(9)A    (10)C     (11)D     (12)A     (13)A

第6题:

原型化方法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27)不是原型化方法所具有的特征。与结构化方法相比,原型化方法更需要(28)。衡量原型开发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29)。

A.提供严格定义的文档

B.加快需求的确定

C.简化项目管

D.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


正确答案:A

第7题:

原型化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必须要有合适的工具

B.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软件支撑环境作为背景

C.对于某些技术层面的困难远大于分析层的系统用原型化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D.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需要有经验的原型化开发人员


正确答案:C

第8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19~21 题 原型化(Prototyping)方法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 1 )不是原型化方法所具有的特征。与结构化方法相比,原型化方法更需要( 2 )。衡量原型开发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 3 )。

第19题:文中( 1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提供严格定义的文档

B.加快需求的确定

C.简化项目管理

D.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


正确答案:A

原型化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快速确定需求的策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提取、求精,快速建立最终系统工作原型。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不同,它不追求也不可能要求对需求的严格定义、较长的开发时间和熟练的开发人员,但是该方法要求完整的生命周期。为了加快模型的建立,它需要加强用户的参与和决策,以求尽快将需求确定下来,采用这样一个(与最终系统相比)相对简化的模型就可以简化项目的管理。
原型化方法是一种动态设计过程,衡量原型化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其快速获得需求的能力,至于是否有熟练的程序编制调试能力、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以及灵活使用工具的能力,都不是最重要的。

第9题:

原型化方法的使用由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对于某些技术层面的困难远大于分析层面的系统用原型方法有一定的困难

B.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需要有经验的原型化开发人员

C.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必须有合适的工具

D.原型化方法的使用和推广需要强有力的软件支撑环境作为背景


正确答案:A
解析:原型化采用自下而上的开发方法,对原型进行不断的修改,最终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能够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则系统的整体结构也能很好得到结局。

第10题:

原型化(Prototyping)方法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 )不是原型化方法所具有的特征。与结构化方法相比,原型化方法更需要(请作答此空)。衡量原型开发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 )。

A.熟练的开发人员
B.完整的生命周期
C.较长的开发时间
D.明确的需求定义

答案:A
解析:
原型化方法基于这样一种客观事实:并非所有的需求在系统开发之前都能准确地说明和定义。因此,它不追求也不可能要求对需求的严格定义,而是采用了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具有广泛技能、高水平的原型化人员是原型实施的重要保证。原型化人员应该是具有经验与才干、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衡量原型化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他是否能够从用户的模糊描述中快速获取实际的需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