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某办公楼为五层砌体承重结构,楼长46.0m,宽12.8m,建筑面积2860m2。地基土为杂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6kPa。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设计桩径d=400mm,桩孔内填料的最大干密度fdmax=1.67t/m3;场地处理前平均干密度ρd1.33t/m3,挤密后桩间土平均干密度要求达到ρ=1.54t/m3,进行灰土挤密桩设计。桩孔拟采用灰土填料,要求分层压实,填料夯实后的控制干密度不应小于()。A 1.55t/m3B 1.57t/m3C 1.58tm3D 1.60t/m3

题目
单选题
某办公楼为五层砌体承重结构,楼长46.0m,宽12.8m,建筑面积2860m2。地基土为杂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6kPa。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设计桩径d=400mm,桩孔内填料的最大干密度fdmax=1.67t/m3;场地处理前平均干密度ρd1.33t/m3,挤密后桩间土平均干密度要求达到ρ=1.54t/m3,进行灰土挤密桩设计。桩孔拟采用灰土填料,要求分层压实,填料夯实后的控制干密度不应小于()。
A

1.55t/m3

B

1.57t/m3

C

1.58tm3

D

1.60t/m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的表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地基承载力特性值指的就是临塑荷载Pcr。
B.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载荷试验比例界限值
C. 极限承载力的1/3就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相同,其承载力特征值就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2.1.3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C项错误,对于土基载荷试验,C.0.7条和D.0.6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极限承载力的1/2与比例界限值的较小值;对于岩基载荷试验,H.0.10条第1款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极限承载力的1/3与比例界限值的较小值。
D项错误,根据第5.2.4条式(5.2.4)可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仅与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强度力学指标有关外,尚与基础埋深、基础宽度、基底以上及以下土的性质有关。

第2题:

某一办公楼,楼长46.0m,宽12.8m,总建筑面积2860m2。地基土为杂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86kPa。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设计桩径d=400mm,桩内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 1.67t/m3 ;场地处理前平均干密度为=1. 33t/m3,挤密后桩土间平均干密度要求达到= 1.54t/m3,进行灰土挤密桩设计。
(2)桩按正方形布置,假设桩间距s=900mm,桩孔的数量最合适的是( )。
A. 727 B. 826 C. 1035 D. 1135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7. 2. 8条及第14. 2. 5条,等效圆直径为:de=1.13s = 1. 13×0. 9 = 1.017m;
A = (46 +2×2)×(12. 8 +2×2) = 840m2(取每边外延伸2m);

第3题:

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200kN/m。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容重γ=17.5kN/m3,孔隙比e=0.943,液性指数IL=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拟设计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经深宽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150kPa

B、163kPa

C、178kPa

D、187kPa


参考答案:C

第4题:

假定基础底面处粉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0kpa,基础长度Y≥3.6,试问, 基础底面处的地基抗震承载力fa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5
(B)230
(C)265
(D)300


答案:C
解析:
(C)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4条,因为e=0.6,IL=0.42,均小于0.85,故=0.3,ηd%=1.6
ym=:[18x1.6+(18.5-10)x0.6]/2.2kN/m3=15.41kN/m3
所以fa=fak+ηbγ(b-3)ηdγm(d-0.5)= 160+0.3x(18.5-10)x(3.6-3)+1.6x15.41x(2.2-0.5)=203.4(kPa)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4.2.3条,查表4.2.3,=1.3
faE=fa=1.3×203.4kpa=264.4kpa

第5题:

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 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 5m 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y = 18.0kN/m3, 地下水位以下y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 = 175kPa。上部结构传至箱形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效应Fk= 130. 5MN。
(2)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 )kPa。
A. 145 B. 205 C. 215 D. 235


答案:C
解析:
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计算得出的基底压力要扣除水的浮力。由题可得:

第6题:

某一办公楼,楼长46.0m,宽12.8m,总建筑面积2860m2。地基土为杂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86kPa。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设计桩径d=400mm,桩内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 1.67t/m3 ;场地处理前平均干密度为=1. 33t/m3,挤密后桩土间平均干密度要求达到= 1.54t/m3,进行灰土挤密桩设计。
(3)经处理后的灰土挤密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较合适的为( )kPa。
A. 252 B. 192 C. 170 D. 1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 2. 8条,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当地经验来确定,但对于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2.0倍:也不应大于250kPa。

第7题:

筏板基础宽10 m,埋置深度5 m,地基下为厚层粉土层,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 m 处,在基底标高上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200 kPa,地基土的重度为19 kN/m3,查表可得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 3,ηd=1.5,筏板基础基底均布压力为()数值时刚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A) 345 kPa (B) 284 kPa (C) 217 kPa (D) 167 kPa


答案:C
解析:
据:①《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十五讲。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4条。
(1) 为深层载荷试验测得的值,因此不需再进行深度修正。
(2)对fak进行宽度修正得:
fa=fak+ηbγm(b-3) =200+0. 3X 19X (6-3) =217. 1 (kPa)
筏板基础底面压力为217. 1时,刚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答案为(C)。

第8题:

已知中密中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78kPa
B、288kPa
C、302kPa
D、326kPa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表5.2.4,得承载力修正系数:ηb=3.0,ηd=4.4,d=1.5;

第9题:

某一办公楼,楼长46.0m,宽12.8m,总建筑面积2860m2。地基土为杂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86kPa。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设计桩径d=400mm,桩内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 1.67t/m3 ;场地处理前平均干密度为=1. 33t/m3,挤密后桩土间平均干密度要求达到= 1.54t/m3,进行灰土挤密桩设计。
(1)桩孔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最合适的是( )m。
A. 0.60 B. 0.80 C. 1.00 D. 1.2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 2. 3条,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第10题:

某均质土层地基,第一层为软塑黏性土,厚度6m,qs1=15kPa,fak=140kPa;第二层为砂土层,厚度8m,qs2=30kPa,fak=140kPa,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桩径为0.6m,桩体抗压强度平均值fcu=4.0MPa,正方形布桩,桩间距为1.2m。桩体竖向抗压承载力修正系数βP=1.0,桩间土承载力修正系数βS=0.4。桩端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α=1.0。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作答。试问:当桩长设计为8m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最接近下列()项。()

  • A、300
  • B、330
  • C、350
  • D、380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