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

单选题提高工序能力的首要措施是().A 减少中心偏移量B 减少工序加工分散程度C 增大公差范围D 增大质量数据分布中心数值

题目
单选题
提高工序能力的首要措施是().
A

减少中心偏移量

B

减少工序加工分散程度

C

增大公差范围

D

增大质量数据分布中心数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提高原材料质量
D.若设计上允许,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答案:C
解析:
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0.7≤1,工序能力指数不足,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第2题:

对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描述不准确的是()

  • A、工序能力的测定和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 B、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
  • C、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
  • D、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

正确答案:D

第3题:

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不包括()

A.工序能力的测定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B.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

C.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

D.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节省成本的最佳方法


参考答案:D

第4题:

热处理是机械加工中的()。

  • A、辅助工序
  • B、主要工序
  • C、重要工序
  • D、首要工序

正确答案:A

第5题:

减少分散程度,提高工序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修订工序,改进工艺方法,修订操作规程,优化工艺参数,补充增添中间工序,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2)检修、改造或更新设备,改造、增添与公差要求相适应的精度较高的设备。
(3)增添工具、工装,提高工具、工装的精度。
(4)改变材料的进货周期,尽可能减少由于材料进货批次的不同而造成的质量波动。
(5)改造现有的现场环境条件,以满足产品对现场环境的特殊要求。
(6)对关键工序、特种工艺的操作者进行技术培训。
(7)加强现场的质量控制,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或推行控制图管理;开展QC小组活动;加强质检工作。

第6题:

提高工序能力的首要措施是().

  • A、减少中心偏移量
  • B、减少工序加工分散程度
  • C、增大公差范围
  • D、增大质量数据分布中心数值

正确答案:A

第7题:

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为()

  • A、工序能力的测定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 B、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
  • C、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
  • D、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节省成本的最佳方法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分析是找出造成工序质量异常波动的主导因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异常,使工序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A、工序

B、工序能力

C、工序因素

D、工序质量


正确答案: C

第9题:

简述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


正确答案: (1)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加大公差范围。
(2)减少偏离度。
(3)减少标准偏差。

第10题:

在对某产品进行工序能力判断时,其CP>1.33说明工序能力不足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