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

问答题试论述中国市政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方向?

题目
问答题
试论述中国市政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方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结合实际问题来论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
解析:
(1)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与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 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教师 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 ② “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 ③ 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 ④ 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2)为调适这些冲突,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与协调,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客观 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 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 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 等等。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首先,教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 自强的自我意识;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 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此外,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 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第2题:

试论述中国市政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方向?


正确答案: 中国市政职能存在的问题:
(1)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改进的方向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当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

第3题:

试述中国海域使用权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

(1)中国海域使用权制度存在问题
从立法角度来看存在3个问题:
①《海域使用管理法》具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公法性较强,私法性体现不足。《海域使用管理法》共有54条,其中2/3以上的条款都涉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
②《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海域使用人的权利规定不够完善。在全部条文中,只有23、27、30、和31条等少数几条涉及权利的规定,而义务规定条文达10条以上。
③在海域使用权的内容方面,物权性尚有不足,如对海域使用权人享有哪些物权性的权利规定不足,对海域使用权的转让、处分等权利有较多限制,而对海域使用权的物权请求权则根本未予规定。
从与其他法律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海域使用权制度也存在3个问题。
①《海域使用管理法》与相关法律之间存在冲突。如在滩涂的管理上,《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将滩涂纳入其调整范围,使争权现象经常发生。
②《海域使用管理法》与《渔业法》也有冲突之处,突出表现在养殖证与海域使用权证的重叠发放上。
③《海域使用权法》的配套法律规定不完善。许多涉海法规是由开发利用该资源的各部门制定,缺乏海洋环境整体协同性的考虑,致使现有法规不协调、不系统。
(2)中国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发展方向
《海域使用管理法》是一部以行政管理为主导思想的立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海域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障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对解决用海矛盾和冲突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要合理开发使用海域,不同法律部门的配合是必要的。海域使用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其最根本的属性是物权性,不仅要有行政法对其进行规范,还要有民事物权法对其进行规范与保护。参照相关的土地法律,整合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海域使用权的私权性,强化海域使用权的物权性。设立独立的等级制度,规范海域使用权流转。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海域使用权法律制度,重点是形成以物权规范为基础、经济法律规范和行政法律规范为辅助和补充的海域使用权法律规范体系。


第4题:

分析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正确答案: 特点:
收费地域广,收费种类和收费因子多。
排污收费制度的经济学色彩最浓,包括了收费、罚款、财政和金融等多种经济手段中国排污收费的法规体系由4个层次组成: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法规,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地方法规。
在中国目前的8条环保投资渠道中,排污收费是唯一由环保部门管理的投资渠道。
从中国的国情、国力出发,目前实行的是以征收超标排污费为主,以征收非超标排污费为辅的收费体制。
为了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各级环保部门已经建立了遍及全国的1600多个各级环境监理机构,拥有监理人员2万余人。
排污收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纳入财政预算内的行政收费,地方环保局管理可使用一部分排污费收入,排污费收入已经成为地方环保局的重要经费来源。
主要问题:
1)在排污费的征收方面:收费面不全、收费标准偏低、单因子浓度超标收费不合理
2)在排污费的使用与管理方面:污染治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3)排污费大部分被无偿使用,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4)排污费用于环保部门自身建设,违背了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的收费体制。
5)现实条件的变化:法律依据发生了变化、财政体制发生了变化、有关排污收费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十分薄弱,力度不够,影响了排污收费的执行效果。
改革方向:
一是适应污染控制从浓度控制向浓度和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
二是对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同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构建执法监督保障体系。

第5题:

简述中国市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正确答案: 中国市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事不分
2、政府间权责不对称、府际关系不顺
3、政府部门林立、机构设置臃肿
4、市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城市公共服务有待加强
5、部门管理、多头审批、条块分割、效率低下
解决对策:
A.合理界定市政职能
B.科学设置市政机构
C.合理设置层级结构
D.加强市政管理法制化建设

第6题:

试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正确答案: (1)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货币发行体制不顺;第二,市场流通货币整洁度不高;第三,制、贩假币屡禁不止;第四,发行库撤并后问题突出;第五,货币发行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2)基于以上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改进我国货币发行工作有如下建议:第一,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金融法规;第二,提高市场流通货币整洁度;第三,严厉打击制、贩假币犯罪活动;第四,加快货币发行现代化建设;第五,提高发行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7题:

试论述我国市政职能的转变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理顺各种关系,为市政职能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政职能的范围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市政职能的重心由经济建设型政府、社会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由单一、传统向多元、现代转变。

第8题:

试述我国市政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市政职能转变的思路。


正确答案:我国市政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市政职能的范围来看,城市政府的职能范围过大
(2)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城市政府缺少自主权
(3)从市政职能的重心来看,城市政府的职能界定不尽合理
(4)从市政职能的履行来看,实现方式较为单一
促进我国市政职能转变的思路:
(1)调整市政职能的范围
(2)理顺市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3)转变市政职能的重心
(4)创新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

第9题:

论述现在中国的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未来中国税制改革的方向。


正确答案:1994年的税制改革建立了分税制,奠定了增值税占据中国税收将近半壁江山的地位。政府通过增值税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权,增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我国现行税制10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现行税制暴露出许多问题,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现行所得税制度受到的最大的批评在于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造成的不公平竞争。
流转税是对发生在流通领域内的商品流转额所征收的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四个税种;是我国的主体税,现阶段占税收收入总额的60%以上。流转税的明显特征是税负容易转嫁,无论是价内税还是价外税,其税款一般都由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流转税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切入口正是从增值税制改革开始的。
增值税是我国现阶段收入最大的税种,超过税收总额的1/3。当前增值税制改革重点是增值税“转型”和“扩围”;以及合理确定增值税负担和规范产品出口退税。所谓“转型”,指的是要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由于纳税人为生产应纳增值税产品而购进的固定资产所纳的税款不予抵扣,造成对外购的固定资产重复征税。这不但加重了固定资产的税收负担,而且限制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影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如果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扣除新增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就可以避免重复征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提高技术水平。
在消费税领域,因为消费税的征收目的主要在于调节收入,但现行消费税征收范围过窄,难以充分发挥调节功能。因此,消费税制改革一方面应适当扩大征税范围,把资源消耗大的产品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如一次性筷子、饭盒等,以及某些高档消费品如高级皮毛制品等纳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对已列入征税范围的某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护肤护发品,应逐步降低税负,甚至在条件成熟时停征消费税。另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将消费税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中国近期应在如下几个方面推进税制改革: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2.增值税要由目前的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
3.调整消费税的征收税目,对一些高消费项目和国内供应能力不足的部分产品开征消费税;
4.择机出台一些新的税种;
5.中国将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

第10题:

论述中国目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及其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正确答案: A.草食类特养动物的养殖
草食类特养动物以草食为主,如梅花鹿、马鹿、羚羊、香獐、牦牛、骆驼、小尾寒羊、肉兔、野兔等。目前除了鹿、羊、兔养殖有一定规模和繁育饲养水平较高,并培育出一些品种外,其他种类的养殖,还处于进一步开发探索阶段,尤其是品种、繁育、饲养技术、卫生防疫等方面需要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B.杂食类经济动物的养殖
目前有一定养殖规模的有肉狗、香猪、小型猪、果子狸、麝鼠、竹鼠、蛇、蛤蚧、野猪、毛驴、猫、牛蛙、美国青蛙等。由于这类动物繁殖速度快,市场容量有相当空间,常被炒种者利用以获取暴利,使农户受骗上当。肉狗养殖的首要问题是质量、价格和卫生防疫,在饲养和繁育技术方面也还处于开发阶段,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也是养犬业持续发展应予重视的问题。香猪、小型猪涉及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目前市场容量不大。鼠类养殖则存在饮食卫生和卫生安全的问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他动物的养殖主要受限于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销路开拓,应从产品多样化和产品质量上突破。
C.特禽类经济动物的养殖
特禽类经济动物是当前受到各地重视竞相发展的多种特禽的统称,其中包括:中国黑凤鸡、白凤鸡、贵妇鸡、珍珠鸡、七彩山鸡、火鸡、褐马鸡、金鸡、宫廷黄鸡、丝光鸡、绿壳蛋鸡、麻雀、山雀、鹌鹑、孔雀、鹧鹘、绿头鸭、野鸭、野鹅、肉鸽、驼鸟、观赏鸟等,这一类特禽的养殖技术不太复杂,场地、设备要求不高,适宜在各地农村扩大饲养,市场销售状况一般看好,尤其是作为营养滋补型和野味食品,受到消费者欢迎。火鸡在我国由于食用习惯不同和价格较高,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但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有一定优势。
D.毛皮经济动物的养殖
我国狐、貂、貉、海狸、毛兔、獭兔、艾虎、黄鼬等养殖,已有一定规模和经验。存在问题是受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很大,已多次出现市场销售大起大落现象,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此外,我国毛皮动物的饲养和营养水平方面亟待改善,只有大力发展高档优质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定的份额。据专家剖析,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普遍存在蛋白质供应不足,缺少科学的饲养标准和日粮配方,需要有关研究部门和企业加强合作,研究和推广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E.水产经济动物的养殖
水产经济类动物种类正在增加,如银鱼、鲍鱼、鳝鱼、泥鳅、珍珠蚌、鳖、绿毛龟、鳄鱼、七彩龟、金鱼、热带鱼、海豹、鳄、田螺、蟹、虾、海马等。除了少数动物有较长养殖史外,大多数在繁育和养殖技术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在开发、加工、利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一类动物经济价值较高,发展前景较好。
F.昆虫等类动物的养殖
近年来,随着保健药用和生产发展的需要,昆虫等类动物的养殖有较大发展,种类也有增加,如蝎、蚁、土元、蜘蛛、蝇蛆、蜈蚣、蚯蚓、蚂蝗、黄粉虫、蚕蛹、蜗牛、蝴蝶、稻蝗、鱼虫、白蜡虫、倍蚜等。这类动物随着社会对药物、食品和工业原料的需要量增加,其中一些种类将逐步形成规模生产,尤其是加工水平提高,能进一步推动生产的发展。
另外如观赏鱼:
一、观赏鱼养殖业发展前景
我国唐朝开始将金黄色的野生鲫鱼进行“家池”养殖,宋朝时有金鱼进入家养;至清朝中后期,我国家养观赏金鱼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现在金鱼已经是世界性观赏鱼品种,约有280个品种.作为世界上最早饲养观赏鱼的国家,目前我国出口的观赏鱼类已达120多种,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欧洲、美国;年出口创汇约达2亿美元,但不论数量还是种类,都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世界已知的观赏鱼种类估计有1600多种,其中750种为淡水观赏鱼,其余为海水观赏鱼。目前淡水观赏鱼养殖与销售的种类只占总量的10%-20%,而由海水观赏鱼主导市场。在当前的世界观赏鱼贸易中,亚洲起到首要的作用(占世界范围观赏鱼供应量的50%以上),欧洲占第二位,亚洲观赏鱼贸易中80%是养殖场生产的淡水观赏鱼,15%是野生的海洋观赏鱼种类,还有5%是从自然环境捕获的。新加坡已成为世界观赏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最大提供国,观赏鱼养殖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目前共有126家养殖场,养殖面积165公顷,观赏鱼的产值为3220万新币,占世界总出口值1/3,外销至美国25%,日本19.9%,英国11.4%,德国8.7%,法国7.9%。且每年以5%的速度增加。我国观赏鱼的生产与贸易,已成为渔业强劲的增长点。在出口创汇上潜力很大,由于观赏鱼具有非食用性,所以其出口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观赏鱼的生产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外由于劳动力价格很高,观赏鱼养殖中心已在不断转移。养殖观赏鱼回报率也较高,据有关数据表明,养殖观赏鱼比养殖四大家鱼高30%。特别的品种则能卖出高价。如青龙、红龙、白龙和蝴蝶鱼等高档品种,在欧美市场受到青睐,每尾售价高达7-10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色泽独特的锦鲤,一条能卖到几万元。同时,如果我国的观赏鱼能占全球贸易额的10%-30%,每年便可以解决10万-20万人就业,劳动相关的饲料、鱼药、技术服务等20万-30万人就业,可帮助30万-50万农民致富。广东顺德、中山等地家庭养金鱼、锦鲤面积达5000多亩,室内养殖热带鱼1500多亩,吸引了来自美、英、意和东南亚的客商。北京市朝阳、通州两区观赏鱼养殖场面积达1.2万亩,已建成全国最大连片观赏鱼养殖基地,年产锦鲤、宫廷金鱼、热带鱼等1.5亿尾,向法、德、比利时等国出口观赏鱼,创汇折合人民币1600多万元。我国目前出口观赏鱼数量超过亿尾,占世界总量的1/10,但其创汇额在世界观赏鱼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很小。
二、观赏鱼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及思考
1.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把养殖观赏鱼当作副业来抓,把食用鱼的养殖作为水产部门的主业,所以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上没有突破性进展。象新加坡由政府划出一块土地,即所谓“高科技农业区”,由政府规划及提供电、水、通讯道路等公共设施及管理机制,把分散的小养殖场集中在园区内发展。
2.观赏鱼养殖技术还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低,产量不稳定,品质和品牌也很重要。我国应构建品牌,以质量取胜。象新加坡有二家出口商达ISO9002(品质规定)及ISO14001(环境规定)的标准。同时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资源,除了积极引进具有推广前景的各类观赏鱼如优质锦鲤、亚洲龙鱼、热带观赏鱼与海水观赏鱼外。
3.在养殖池塘的设计、出口标准等方面,我们与国际相差很远。目前我国出口金鱼数量还达不到国内生产总量的10%,金鱼出口受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没有统一的金鱼等级标准,导致交易中客商屡屡意见不一。应对金鱼的颜色、花纹、品种特征等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原则制定相应标准,以使具有悠久传统优势的观赏鱼畅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