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期晚播;合理密植;合理浇水。
化学防治措施:
(1)播前拌种:用立克秀(或井岗霉素、三唑酮)等药剂拌种;
(2)适期防治:在小麦分蘖末期、田间病株率10-15%时,用井岗霉素及其复配剂进行喷雾防治。

第2题:

简述小麦黄矮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小麦黄矮病的防治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抗耐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目前尚末发现免疫的品种,高抗品种也很少,耐病品种较多。
2.栽培防病。适期播种,冬麦不宜过早播种,也不宜过晚播种,应强调适时播种。对于纯春麦区提倡适期早播。
3.药剂防治。小麦黄矮病只能由蚜虫传播,因而控制蚜虫,就能减轻发病。具体措施有药剂处理种子及田间和虫源植物上喷药治蚜。

第3题:

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选用抗病品种春小麦抗白粉病的品种有垦红13号、垦九5号、定丰3号等。除了利用低反应型抗病性外,还要充分利用小麦对白粉病的慢病性和耐病性。各地发现的对白粉病具有慢病性的品种有望水白、豫麦2号、豫麦15号、小偃6号等。
2.减少初侵染来源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以大大减少秋苗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在病原菌闭囊壳能够越夏的地区,麦播前要妥善处理带病麦秸。
3.加强栽培管理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可以减少越夏菌源。合理密植,避免过密,控制适当株数,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包括播种期拌种和春季喷药防治。①播种期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量的(有效浓度)湿拌,可以减轻秋苗发病率。②春季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等。一般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危害。其他杀菌剂如丙环唑、硫磺、多-硫、十三吗啉、庆丰霉素、甲基硫菌灵、退菌特等对小麦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些药剂残效期较短,一般需要喷洒2~3次。

第4题:

怎么防治小麦白粉病?


正确答案: 1、选用抗病品种:豫麦2号、豫麦15
2、减少初侵染来源:消灭自生麦苗
3、加强栽培管理:1、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2、合理施肥,3、合理灌水
4、药剂防治:1、播种前拌种(粉锈宁)2、春季喷药防治(甲基硫菌灵)

第5题:

简述小麦散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防治散黑穗病,除利用抗病品种外,应采用以使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2.设置无病留种田;
3、选育抗病品种。

第6题:

简述在干旱地区小麦白粉病严重发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种球、病残体及母根上越冬。越冬后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萌发侵染或以菌丝体进行侵染,其分生孢子在田间借气流进行传播。在干旱地区,由于田间干旱,分生孢子在田间容易传播,而植株生长衰弱,加上高温,小麦缺水受旱极易造成该病的发生。

第7题:

简述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策略。


正确答案: 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辽春4号、龙麦12、龙麦13等品种发病较轻。
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播种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
3.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
②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

第8题:

简述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以菌源基地治理和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1.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耐)锈丰产良种是防治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2.做好品种的合理化布局,以切断病菌的周年侵染循环,抑制或延缓新小种的产生流行。
3.栽培防病调节播期,适期播种;合理用肥;铲除自生麦苗;加强田间管理。
4.药剂防治。粉锈宁等药剂拌种、喷雾。

第9题:

简述小麦白粉病的症状。


正确答案: 小麦白粉病的症状小麦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

第10题:

简述瓜类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选用抗病品种与加强栽培管理一般抗霜霉病的黄瓜品种也较抗白粉病。有利于防治霜霉病的栽培措施,也有利于防治黄瓜白粉病。主要是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和脱肥早衰等。
2.药剂防治在播种前或定植前2—3天可把整好地的温室熏蒸一次。其原理是利用病菌对硫制剂的敏感性,用硫制剂来熏蒸,能有效地防治温室黄瓜白粉病。于发病初期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