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问答题河蟹肝坏死如何防治?

题目
问答题
河蟹肝坏死如何防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河蟹池塘中水草种植的种类和如何管理水草?


正确答案: 水草的种类:轮叶黑藻:蟹喜食,生命力强不败水,芽孢播种,50-60%;伊乐藻:生长快,高温季节易腐烂败水,草茎栽种,20%;苦草:蟹喜食,草籽播种,10-20%
水草的管理:
①、栽种前施基肥(复合肥+硫酸锌肥),种草面积为池塘60%
②、养殖前期投料保草,肥水防止青苔生长
③、养殖中期割除过多水草,控制水位,及时清除浮草烂草
④、养殖后期适当补草(水花生)

第2题:

河蟹养殖过程中放养螺蛳的作用、意义以及如何投放?


正确答案: 作用:净化水质、维护水质清新的作用;螺蛳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是河蟹最喜食的理想优质鲜活动物性饵料,可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成蟹上市规格。
放养螺蛳的意义:螺蛳的价格较低,来源广泛,蟹池中投放螺蛳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螺蛳的放养:分三次放养,总量在800~1200斤/亩。
第一次放养:放苗后,投放螺蛳100~200斤/亩。
第二次放养:清明前后,也就是在4月到5月份之间,投放400~500斤/亩,放在水草的板田上。
第三次投放:6~7月份放养200~300斤/亩。

第3题:

河蟹聚缩虫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河蟹聚缩虫病是由于池水过肥,或长期不换水,使聚缩虫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注、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②每立方米用虾蟹保护剂15克,放塑料桶内,用1%的盐水浸溶,2小时后,全当泼洒(注意:虾蟹保护剂的毒性与盐度有关,如养蟹池有一定盐度,则每立方米用虾蟹保护剂10克即可)。③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25克~0.6克兑水全池泼洒。④每立方米水中加入新洁尔灭0.5克~l克和高锰酸钾5克~10克配成混合液,充分溶解后浸洗病蟹10分钟~15分钟。

第4题:

河蟹饲料如何科学投喂?


正确答案: 饲料投喂需要注意:“两头精、中间粗”
①、适时投料,10℃开始投喂,特别注意苗刚下塘的饲料投喂。
②、注意饲料粒径大小与蟹的适口性,套养青虾的要兼顾青虾摄食。
③、投喂冰鲜鱼需保证新鲜且要消毒,粗料(以玉米较好)需煮熟或盐水浸泡;高温季节适当降低饲料蛋白(7-8月)。
④、最后一次蜕壳前后需加强投喂高蛋白脂肪饲料或冰鲜鱼(8月底9月初)。
⑤、投饲量:前期(3-5月)6-8%;中期(5-7月)4-5%;后期(7-9月)3-4%;前期早晚两次投喂,中后期晚上一次投喂,之后以早上一次投喂为主

第5题:

如何进行河蟹病害生态预防?


正确答案: 1、春季的病害防治主要是纤毛虫。在河蟹下塘第一次脱壳结束后,杀灭一次纤毛虫,隔2-3天水体消毒一次。
2、河蟹每次脱壳前后,使用1-2次矿物质补充剂,补充微量元素,促进脱壳生长。
3、进入5月份,河蟹吃食开始旺盛,应定期投喂内服药,主要以保肝、维生素、抗生素等。并且要中西结合效果较好。
4、进入5-6月份,每隔10-15天,需要进行底质改良一次,并适时试用微生态制剂。
5、在日常饲料中也可添加大蒜素,EM菌原露,既可杀死抑制病菌和某些原虫,也可以起到诱食作用,同时需要经常添加Vc和免疫多糖,增强抗病能力。

第6题:

如何走出防治脂肪肝的误区?


正确答案: 1、“有症状再治疗”,错误。脂肪肝在早期病情轻时没有症状,这是因为:
①脂肪肝是一种慢性过程,进展缓慢;
②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在病变轻微时,没有明显疼痛感觉;
③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只要有1/3肝组织正常,人体就可维持正常生活。
因此,很多人患了脂肪肝自己并不知道,在体检时才意外发现。
2、“治疗脂肪肝已有特效药”,错误。脂肪肝没有特效药,但可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如由肥胖引起的,应调整饮食,即适量蛋白质、低糖、低脂、清淡的饮食,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限制热量摄入,同时加强运动,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脂肪肝会明显好转,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3、“只要不酗酒就不会得脂肪肝”,错误。长期饮酒造成过多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中,导致脂肪肝,这是引发脂肪肝的原因之一。但还有许多因素可导致脂肪肝,如肥胖、糖尿病、甲亢、重症贫血,各种慢性感染及对肝脏有直接损害的某些药物等。
4、“脂肪肝都会变成肝硬化”,错误。临床表明,并非所有脂肪肝都会变成肝硬化。因营养过剩和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预后相对较好。大多数脂肪肝病人只要坚持治疗,预后良好,不会变成肝硬化。
5“脂肪肝病人应该吃素”,错误。脂肪肝病人只要去除病因,注意饮食平衡,加强锻炼并进行系统治疗,能控制病情发展。脂肪肝是可防可治的。完全吃素会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影响健康。

第7题:

河蟹水肿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该病是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在池边,停止摄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防治方法:
①蜕壳时,尽量减少对河蟹的惊扰,不使其受伤。②每立方米水体用土霉素0.5克~l克对水全池泼洒。③每公斤河蟹用土霉素或红霉素0.1克~0.2克拌饵投喂,连喂7天。

第8题:

如何防止河蟹入秋死亡?


正确答案:秋季既是河蟹收获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季节。其死亡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自然死亡。河蟹性成熟常于每年9~11月,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会自然死亡或逃跑。(2)病死。秋季水温变化较大,温差在10℃以上时,河蟹很难适应,易患病死亡。(3)胀死。秋季河蟹常因气压、水温变化食欲改变,易消化不良而死亡。
针对上述原因,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养殖2年的河蟹要及时起捕上市出售,以免老死。(2)调节水质,控制水温。平时注入新水时,其水温与池水温差不能超过3℃。在水面移栽水葫芦、水花生等覆盖物,面积控制在水面的l/2以内。(3)在饵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和生长素;不喂或少喂植物性饵料,增喂蚯蚓、螺蛳等动物性饵料,水温下降后适当减少投喂量。每20天左右用生石灰对蟹池消毒一次,每亩每次用生石灰20公斤。

第9题:

河蟹肝坏死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外观病蟹体表污物较多,体色变暗,壳薄壳软;内观肠内无物.肠壁较薄、鳃丝变黑或水肿,肝脏病变,早期呈黄、白点状相间,如散黄鸡蛋,镜检有油滴状分散物,中期颤色变白、呈臭豆腐状,后期腐烂化水,呈透明胶水状。病蟹食欲不振,上岸,严重时绝食,中午都上岸。河蟹肝坏死是新发病,目前尚未有特效药,广大渔民普遍采用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三氯乙氰尿酸盐类消毒杀菌药外泼。内服环丙沙星、甲砜霉素等,据养殖户普遍认为,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发病早期的池及蟹确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第10题:

如何区分河蟹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


正确答案:纤毛虫病、水霉病、着毛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最容易感染的三种疾病。这三种疾病在症状上很相似,即当把河蟹取出水面以后,蟹体表面很不干净,有一层泥浆,粘粘的。因此容易混淆,以致用错药。其实它们在症状、病因和用药上都有区别。
症状上的区别:病蟹经冲冼后放在清水中即可鉴别,纤毛虫为棕色的或黄绿色的绒毛;水霉病是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菌丝的末端有球状孢子或由孢子联成的黑色菌块;着毛病是较长的绿色丝状、弯曲目无规律的绒毛。
病因和病原的不同:纤毛虫病属河蟹的寄生虫病,由纤毛虫体寄生而发病,其病因与放养密度大、水质不清新、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及有纤毛虫蟹种有关;水霉病属河蟹的霉菌病,是由水霉菌的侵入而发病,它的发生与水质过肥、水质不清新、注水量少、蟹体受到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敌害的破坏有密切关系;着毛病是藻类在蟹体附着增生而发病,其病因与水质过肥、水的pH值小于7.5、池中长有青苔等藻类微
生物有关。
用药不同:纤毛虫应用杀虫的药,水霉病应用灭真菌的药,着毛病应用灭藻类的药,三者之间不可通用。治纤毛虫应用硫酸锌,治水霉病应用亚甲基兰,治着毛病可用石灰提高水的pH值或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在治疗以上三种疾病时,首先必须换水,改变其生态环境。以上药品毒性很强,在使用上要特别小心,要根据池塘中的实际水量用药,药的浓度:硫酸锌为0.3克/米3,亚甲基兰为2~3克/米3,石灰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