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单选题赵某系某公司经理,某日,司机李某在送其去参加某洽谈会的路上因赶时间违章乱闯红灯,将路人甲撞死,同时将路人乙撞成重伤,司机李某欲对路人乙实施救助,但是赵某极力劝阻,并一再要求司机李某将其送去洽谈会。路人乙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以下哪个选项正确?()A 赵、李二人均构成交通肇事罪B 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赵某不构成C 赵、李均构成故意杀人罪D 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赵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题目
单选题
赵某系某公司经理,某日,司机李某在送其去参加某洽谈会的路上因赶时间违章乱闯红灯,将路人甲撞死,同时将路人乙撞成重伤,司机李某欲对路人乙实施救助,但是赵某极力劝阻,并一再要求司机李某将其送去洽谈会。路人乙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以下哪个选项正确?()
A

赵、李二人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B

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赵某不构成

C

赵、李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D

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赵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 29 题 李某在公路上被一汽车撞成重伤,血流不止,司机畏罪逃走,王某驾驶农用三轮车经过,李某向王某呼救,希望王某送他去医院,王某看李某的行头,提出要李某给500元钱才肯帮助,李某出于无奈便答应了王某的请求,王某的行为不构成:(  )

A.抢劫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正确答案:ABCD
王某虽然无抢救李某的法律义务,但也没有实施暴力、胁迫,虽然李某同意给王某500元,但也系迫于当时的处境,但不是王某以自己的侵害行为相威胁的结果。因此王某的行为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不构成犯罪,本题是选非题,因此皆入选。

第2题:

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下列案件中,刑事责任判断正确的有______。

A.张某故意伤害李某,并导致其重伤,李某在医院治疗期间,医生手术上有些轻微失误,李某 的伤口感染死亡,张某需要对李某的死亡结果负责

B.甲入室抢劫,乙按照甲的安排在室外望风,甲在翻入被害人李某家里后,发现李某及妻子均在家里,甲在主卧室制服李某妻子后,到处搜寻财物。但在客厅遇到李某的极力反抗和大声呼救,甲随手操起桌子上的一把水果刀将李某刺死。事后,甲、乙二人携带赃物逃跑,甲对乙隐瞒了杀人的事实。在刑法上,乙要对李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C.玩了一夜麻将的司机陈某因过于疲劳,驾驶面包车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停车睡觉。以130公里 /小时超速行驶的另一大货车司机钱某急忙刹车,仍然发生了相撞事故,并导致陈某及同车的三人死亡。但是。相关报告表明即便钱某以低于限速的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由于陈某停车过于突然, 钱某还是有极大可能会撞死陈某等三人。此案中,大货车司机钱某不应当承担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D.小刘为15周岁的未成年人,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后,因勒索财物未成而杀害被绑架人,不应当追究小刘的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李某是某单位职工,已婚并育有一子,一天李某下班后去购物,在正常穿越人行横道时被醉酒驾车、超速行驶并闯红灯的司机王某撞死。试以法理学知识分析该案将引起哪些相关法律关系发生变化。导致这些法律关系变化的法律事实是事件还是行为?


正确答案:
(1)王某醉酒驾车撞死李某的行为将导致:①刑事法律关系产生,王某须承担刑事责任。②民事赔偿关系产生,王某须向李某亲属赔偿有关损失。③李某与其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④李某与其妻的夫妻关系终止。⑤李某各继承人之间的继承关系开始。
(2)引起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赔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王某的违法行为。
(3)引起劳动关系终止、夫妻关系终止和继承关系开始的法律事实是李某死亡这一法律事件。此事件属于相对事件,因为李某之死虽然是由王某醉酒驾车的行为引起,但其死亡与劳动关系、婚姻关系和继承关系各方当事人的意志无关.所以是相对事件。

第5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当事人事实认识错误的有( )。

A.甲殴打张某时,失手打中了路人李某,致其重伤

B.乙认为家长教训孩子天经地义,经常在家殴打孩子

C.丙误以为前来抓捕自己的警察赵某是仇家,挥棍将其打成重伤

D.丁欲开车撞死钱某,钱某被撞后倒地昏迷,丁误以为其死亡于是离去


参考答案:AC
考点:事实认识错误
解析:当事人认识错误包括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的理解。AC是事实认识错误,B是法律认识错误,表述尚未构成犯罪。D项属于故意杀人未遂。

第6题:

第 28 题 李某因与赵某素来不和,一天赵某从农田回家的路上经过李某家,李某便解开张某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去咬赵某,赵某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镰刀将狗砍死。下列选项中对赵某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是:(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构成毁坏财物

D.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ACD
根据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本题涉及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两个明显区别:一是所谓危险来源的不同:紧急避险的来源涵义十分广泛,既可以是洪水、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又可以是猛兽、狂犬等动物的侵袭,还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二是二者损害的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的损害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的利益。在本题中李某指使张某的狼狗去咬赵某,赵某将狗打死损害的则是第三人李某的利益而不是不法侵害人李某的利益。所以赵某的行为应当是紧急避险。

第7题:

出租车司机王某送危重病人李某去医院,情形危急,为争取时间,王某连闯三个红灯,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经王某解释,交警对王某未给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李某及时送至医院。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演绎逻辑的推理方法

B.在此交通违章中,进行了法的不同关系的判断选择

C.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法律解释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法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参考答案:B

第8题:

2006年某日凌晨5时许,某单位司机甲某驾驶一辆桑塔那轿车行驶在某县公路时,因驾驶车速过快,加之注意力不集中,将同向行驶骑摩托车的菜贩乙某连人带车撞倒。甲某见乙某倒在地未动弹,认为乙某被撞死,遂将乙某拖至公路西侧60米处田间挖坑掩埋,然后将乙某的遗留物抛入公路两侧草丛和水沟中湮灭,逃离现场。被害人乙某经法医鉴定,支气管均有大量泥沙,胃里有水,并有泥沙,系生前入水窒息而亡(溺死)。问题:甲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正确答案:
【考点】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构成与认定
【答案与解析】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一)甲某实施了两个行为。第一,甲某疲劳开车,高速行驶,将同向骑摩托车行驶的乙某连人带车撞倒、致人损伤,昏迷若死;第二,甲某误认为乙某已被汽车撞死,为逃避侦查,毁证灭迹,又实施了挖坑将被害人掩埋致死的行为。由于甲某连续实施两个行为,造成了乙某由伤致死的结果发生,这两个行为不存在吸收关系。
(二)甲某侵犯了两个客体。甲桌的交通肇事行为将乙某撞伤,侵犯了乙某身体的健康权;而后的挖坑埋人毁灭证据行为致使被撞伤的乙某死亡,侵犯的客体是乙某的生命权。前者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后者侵犯的客体是特定人的生命权。(三)甲某在本案中有两个过失。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类。甲某疲劳开车,高速行车,撞伤乙某的行为应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因为甲某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甲某将乙某撞伤,造成昏迷,误认为乙某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挖坑将乙某掩埋后逃逸,直接导致乙某窒息死亡,则属于疏忽大意过失。甲某作为司机,交通肇事将人撞伤,致其昏迷,被害人是否死亡还处于不确定状态,甲某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乙某死亡的结果。如果将一个被撞死者尸体掩埋就不存在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只能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之一,而误认为死了将其掩埋就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综上所述.甲某的两个过失行为。分别侵犯了不同的客体,并且主观方面不同,具备了两个不同的犯罪构成,因此,甲某的行为应定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第9题:

司机杜某于某日驾驶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行至一下坡处时,将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赵某、卢某撞倒。卢某当场死亡,赵某身受重伤。杜某赶紧将赵某送往医院抢救。在去医院的途中,杜某见四周无人,遂将赵某扔在僻静的桥下,自己仓皇逃走。后赵某由于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杜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罪

B.杜某的行为构成数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

C.杜某的行为构成数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D.杜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关于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主张:凡是基于一个确定或概括的犯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危害行为,符合一个犯罪构成的就是一罪;基于数个犯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数个危害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是数罪。本题中,杜某因违章超速驾驶,是基于一个犯罪过失,实施一个致人重伤和死亡的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构成交通肇事罪。后来,牡某将赵某弃之桥下致其死亡,杜某此时主观上有杀害赵某的间接故意,客观上有杀害行为(不作为),造成了赵某死亡的结果,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所以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本题中杜某应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而不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只是对杜某量刑时的一个考虑情节。

第10题:

2005年3月,毛某到其朋友赵某家做客,发现赵某家有一幅名画,便产生歹念,用酒将赵某灌醉后,将画偷走,在要出门的时候被赵某发现,毛某将赵某打伤后逃跑。2005年4月,毛某在银行取钱时,发现李某取了一些现金,便尾随李某上了公交车,当时公交车上只有司机、毛某和李某三人。毛某当场使用暴力将李某身上的1000元抢走。2006年1月,毛某将被害人沈某劫持到一小旅馆,将沈某身上携带的3 000元抢走,同时向沈某的家人索要10万元。毛某得知沈某家人报案后,便将沈某杀死。
问:(1)毛某抢走名画是否属于入户抢劫?
(2)毛某针对特定的犯罪对象李某的抢劫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3)毛某在2006年1月的犯罪事实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毛某抢走名画不是入户抢劫。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入户抢劫要求行为人在进入被害人的住处时应当具有非法的目的,本案中,毛某是应赵某的邀约来到赵某家,进入赵某家时没有犯罪目的,毛某犯罪属于临时起意,故不属于入户抢劫。
(2)毛某抢走李某1 000元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根据刑法的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属于犯罪地点加重犯,即使行为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施抢劫的,只要犯罪地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也应当认定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本案中,毛某抢劫李某发生在公交车上,公交车属于公共交通工具,所以应当认定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3)毛某在2006年1月的犯罪事实分别构成绑架罪和抢劫罪,但是应当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以勒索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构成绑架罪。本案中毛某为了勒索10万元将沈某劫持,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的规定,杀害被绑架人的,应当按照绑架罪定罪,判处死刑,所以本案中毛某杀害被绑架人沈某,应当按照绑架罪定罪,同时判处死刑。根据刑法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当场劫取他人财物的,构成抢劫罪。本案中,毛某在劫持沈某的过程中当场劫取沈某身上的3 000元钱,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由于本案中毛某的绑架罪要判处死刑,是重罪。所以应当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