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多选题当出现下列哪些情形时,司法机关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A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B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C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题目
多选题
当出现下列哪些情形时,司法机关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A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B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C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条件中,有哪些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立案时都应当具备的?( )。

A.要立案追究的依据刑法必须构成犯罪

B.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C.要有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

D.要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


正确答案:ABC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其中有犯罪事实又包含以下两个具体要求:(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据刑法规定可以构成犯罪的行为;(2)要有事实材料证明一定犯罪事实的存在。由此可见,A、B、C均正确。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立案时,并不要求有明确的被告嫌疑人,只有法院在针对自诉案件立案时才要求有明确的被告人。这主要是因为法院立案之后将直接进入审判程序,而不存在侦查和审查起诉程序。故D错误。

第2题:

刑事辩护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而展开的,辩护律师的责任是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但是,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不认罪时,辩护律师可以当庭指出,表达不同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

B.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

C.高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D.犯罪嫌疑人白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


正确答案:BD
[考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解析]《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选项B的案件即属于此种情形,被害人告诉时才处理。选项B中的被害人乙未起诉,属于前引《刑事诉讼法》第5条第4项的情形,因此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选项B正确。选项D属于《刑事诉讼法》第5条第5项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形,是正确选项,当选。对于选项A,其不符合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首先,选项A中提到是在审查起诉阶段,说明是公诉案件,因此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5条第4项的情形;其次,我国的公诉权由人民检察院统一行使,不能因为被害人要求不追究就不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至于选项C,考生往往会认为其属于上述第种情形而将其列入正确答案之中,其实不然。我们仔细阅读第接项的内容,就会发现选项C的表述与其并不完全相符。第项要求行为必须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而选项C只说“情节轻微”,缺少“显著”二字,并不能因此就判断出此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所以选项C不当选。正确答案为BD。[难度系数]***

第4题:

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的诉讼活动是()

  • A、民事诉讼
  • B、仲裁
  • C、行政诉讼
  • D、刑事诉讼

正确答案:D

第5题:

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犯罪嫌疑人甲与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达成刑事和解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
B.丁某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进行刑罚处罚
C.赵某侵占罪,被害人丙没有起诉
D.被告人孙某在庭审阶段死亡,庭审查明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C,D
解析:

第6题:

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的诉讼活动是()

A.民事诉讼

B.仲裁

C.行政诉讼

D.刑事诉讼


参考答案:D

第7题:

关于辩护人的辩护主张与司法机关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独立于公安机关

B.独立于检察机关

C.独立于审判机关

D.独立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

A、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C、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犯罪已过追溯时效期限的


参考答案:A

第9题:

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
B: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
C:高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
D:犯罪嫌疑人白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

答案:B,D
解析:
【考点】具有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详解】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就刑事责任进行的交易不影响公诉机关的追诉行为,故A不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处罚的;(四)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侵占案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项中的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符合前述第(四)项规定,故B正确。C项中高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不属于前述第(一)的规定,除非增加条件“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才能经由检察委员会作出不起诉决定,故C项不正确。D项中犯罪嫌疑人白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符合前述第(五)项规定,故D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BD。

第10题:

对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对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若侦查机关侦查终结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则应撤销案件
  • B、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 C、庭审期间被告人死亡,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其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 D、在审判阶段,出现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六种法定情形的,法院应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