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单选题庇护权属于()A 请求庇护的个人B 请求庇护人的国籍国C 被请求庇护的国家D 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题目
单选题
庇护权属于()
A

请求庇护的个人

B

请求庇护人的国籍国

C

被请求庇护的国家

D

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强权政治在国际法上的表现的是()。

A.势力范围

B.租界

C.领事裁判权

D.庇护权


参考答案:A, B, C

第2题:

庇护权是个人受被请求国保护的权利。()


参考答案:错

第3题:

我国宪法对庇护权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第4题: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中庇护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受庇护权只能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

C.我国政府对于外国人提出的避难要求应当同意

D.取得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驱逐


正确答案:C
解析:宪法第3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根据这一规定,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故A表述正确;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要求避难,必须是出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罪犯,故B亦表述正确;我国政府对提出外国人的避难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因而C表述错误;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驱逐,对他们在华的居住、迁移和行动管理方面,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故D表述正确。

第5题:

受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有受庇护的权利。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庇护下,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根据定义,下列关于受庇护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庇护权只能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 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

C. 我国政府对于外国人提出的避难要求应当同意

D. 取得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驱逐


正确答案:C

 C  根据定义,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而不是必须同意,我国有自由裁量的余地。所以C项是错误的。

 

第6题:

在国际法上庇护权是指()。

A.国家庇护个人的权利

B.个人请求庇护的权利

C.个人受庇护的权利

D.外交使馆的一项权利


参考答案:A

第7题:

最早确认给予外国人以庇护权的宪法是( )。

A.1791年法国宪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1793年法国宪法

D.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正确答案:C
解析:1793年法国《宪法》规定:法国给予为了争取自由而从其本国流亡到法国的外国人以庇护。从此,法国确立了庇护政治犯的制度。这为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奠定了基础,从而首开“政治犯不引渡”的先河。随后引渡逐渐形成一套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原则及程序。

第8题: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受庇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受庇护权保护的对象只能是外国人

B.申请庇护可以基于政治原因,也可以是其他原因

C. 对于受庇护的申请,我国政府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D.享有庇护权的人不被驱逐或引渡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要求避难,必须出于政治原因

C.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不能不同意

D.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正确答案:ABD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庇护权主要有下述含义:(1)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2)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要求避难,必须是出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罪犯;(3)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4)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对他们在华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受庇护人的身份、地位,给予区别对待。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有关我国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受庇护权的说法错误的有( )。A.享有受庇护权的主体只能是外国人和无国籍人B.给予特定主体受庇护的权利必须遵循对等原则C.出于政治原因,包括刑事犯罪D.取得受庇护权的特定主体在取得受庇护权后,相应取得我国国籍


正确答案:ABCD

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者已经进入该国而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受的受庇护的权利。我国规定的庇护权的内容包括:(1)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不包括无国籍人。故A项错误。(2)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犯罪。注意:不是不包括“刑事犯罪”,而是不包括“一般刑事犯罪”,这里要注意措辞。故C项表述错误。(3)我国政府对提出的庇护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4)被给予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对他们在中国境内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政治避难人的身份地位给予区别对待。另外,是否享有受庇护的权利与对等原则没有任何关系。故B项表述错误。既然享有受庇护权利的主体只能是外国人,与国籍无关。故D项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