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考试

问答题什么是经常性疏干?经常性疏干需要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经常性疏干?经常性疏干需要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经常性疏干?经常性疏干需要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经常性疏干是生产矿井日常性的疏干工作,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和水平延伸,疏干工作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甚至根据新获取的信息,重新制定疏干方案,以满足矿井生产的要求。经常性疏干需要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
①定期进行疏干孔的水量观测和观测孔的水位观测。国外和我国部分矿区已采用自动记录和应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处理长期观测资料,并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在没有这种技术条件的矿区,在平水期,要求疏干孔每3日观测水量1次,主要观测孔每3日观测水位1次,外围观测孔每月观测2-3次。在丰水期,要求疏干孔每日观测水量1次,主要观测孔每日观测水位1次,外围观测孔每5日观测1次。
②编制疏干水量、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和疏干降落漏斗平面图。动态曲线应逐日连续绘制,降落漏斗图可每月绘制1幅。
③定期进行水质分析,除常规水质化验外,对地下水中特殊元素如溴、碘、氨等定期测定,掌握其水质动态,及时分析可能出现的新的补给水源。
④围绕不同的开采阶段,修改、补充疏干方案和施工设计,保证疏干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2题:

什么是疏干勘探?疏干勘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勘探手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疏干勘探是以疏干为目的的补充水文地质勘探。
其主要目的是:
⑴查明矿区疏干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①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及运动规律。
②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包括对补给边界及隔水边界的评价。
③地下水的涌水量预测,包括单一充水含水层或充水含水组的天然补给量、存储量及其长年季节性的变化。
④疏干含水层与地表水体或其他充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可能的变化。
⑤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单宽全厚含水层在单位水力梯度下渗透速度的量度)及储水率(随单位水头变化,从岩石单位体积内释放或增加贮存在充水含水层孔隙或裂隙中水的总量)。
⑥疏干工程的出水能力、疏干水量、残余水头及疏干时间等。
⑵确定疏干的可能性,提出疏干方案疏干方案的制订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应与煤矿山建井、开采阶段相适应。
②疏干能力要超过充水含水层的天然补给量。
③疏干工程应靠近防护地段,并尽可能从充水含水层底板地形低洼处开始。
④疏干钻孔数应采用多种方案进行试算,孔间干扰要求达到最大值,水位降低能满足安全采掘要求。
⑤疏干工作不能停顿,应根据生产需要有步骤地进行。
⑥水平充水含水层应采用环状疏干系统,倾斜充水含水层采用线状疏干系统。疏干勘探往往要依靠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水化学试验、水文物探试验及室内试验来完成,在有条件的矿区、应采用放水试验方法。

第3题:

在调查和探测到矿井地下水的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疏干方法有( )。

A.堵塞通道

B.地表疏干

C.井下疏干

D.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E.隔离水源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不属于地下水疏干方法的是()。

  • A、地表疏干
  • B、B,井下疏干
  • C、设置防水墙
  • D、井上下相结合疏于

正确答案:C

第5题:

疏干工程应与采掘工程密切结合,疏干工程按其进行阶段(或时间)可分为()疏干和()疏干。疏干方式包括三种:()、()和联合式三种疏干方式。


正确答案: 预先;并行;地表式;地下式

第6题:

地表疏干适用条件?地表疏干的优缺点是什么?地表疏干孔的布置方法?


正确答案: 地表疏干主要应用于开发大水煤矿床,在井巷工程开拓(凿)之前的预疏干阶段,它既可作为独立的疏干方式,也可作为井上下结合的联合疏干方式。其实质是在设计疏干地段,从地面施工一系列的疏干孔(井),钻至需要疏干的含水岩层(体),从疏干孔(井)中把地下水抽排到地面,形成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疏干降落漏斗,为安全开采创造有利条件。地表疏干常用于煤层埋藏较浅,含水岩层(体)渗透性较强的条件。
其优点是经济、安全、施工方便、建设速度快,且容易调控和管理,所抽排出的地下水不易受污染,可作为工农业用水或生活用水,有利于实现疏供结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与井下疏干相比,它较易控制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对喀斯特充水矿井来讲,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于井下疏水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对松散层孔隙含水砂层充水矿井来讲,与井下疏干相比,它可避免地面塌陷和井下形成“流砂”灾害。其缺点是需要较多的高扬程、大流量水泵,特别是深井潜水泵;同时,对过滤器的要求较高,如设计或施工不当,引起进水受阻或漏砂,影响疏干效果或孔、井使用寿命。
疏干孔(井)的孔位应以生产水平和生产采区为中心,既可呈环形孔排布置,也可呈直线形孔排布置,或呈其它形状布置。对均质含水层可等距布孔;对非均质含水层,不宜等距布孔。但关键的一条是,疏干孔(井)必须打在出水量大的地方,才能获得最佳疏降效果,如灰岩含水岩层(体)的喀斯特洞隙发育的层段或构造富水部位,松散孔隙含水层厚度大、富水和可疏干性好的地方。一般在打大直径孔(井)之前,应先施工小口径试验孔,根据抽水试验资料,具体设计大直径孔(井)直径、疏干段和抽排水量,特别是灰岩喀斯特含水层(体)更应如此。
直线形孔排适用于地下水为单侧补给的矿井(区),疏干孔布置在垂直地下水流向的进水一侧。环形孔排则适用于开采煤层(组)附近含水层各方向展布较远,地下水从各个方向补给矿井的条件,如均质含水岩层(体)。根据疏干需要,直线形孔排及环形孔排还可以有多排布置,各排的疏干孔(井)要互相错开,以提高疏干效果。

第7题:

什么是疏干降压?疏干降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为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减少突水的机率,通过一定的疏放(抽、排)水的井巷(孔、井)工程,对受矿井开采直接破坏或影响的来水充水岩层(体)进行疏放(抽、排)水,使其地下水位降低至生产区域(阶段)以下,这种疏放
(抽、排)水措施和过程,称为疏干。对矿井充水间接来水的富含水岩层(体),或富水带,通过预先疏放水或抽排水,将其地下水位超前开采工程降低至某一安全水头值,则称为降压。
疏干降压的前提条件:
水文地质复杂或极复杂类型的矿井,若煤层(系)顶、底板存在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富含水层,就必须在疏干或降压条件下开采。在进行疏干或降压工程之前,除具有与煤田地质勘探阶段相适应的水文地质勘查精度,即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背景)有一定程度的研究或掌握;对矿区(井)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位置明确;对矿区(井)主要充水岩层(体)的富水性,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文地质边界等基本查明之外,尚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分别满足以下前提条件的要求。
⑴对于充水介质为松散含水层(体)的矿井
①整体上对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岩性、厚度、结构、粒度、磨圆度、分选性、胶结程度、富水性、渗透性及其变化等基本清楚;对流砂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含(隔)水层的组合关系,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及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已基本查明。
②有1个或若干个基准孔全取岩心并进行详细分层。对粘土类作出塑性指数分析,对砂土类作出颗粒级配分析,并验证了测井解释与岩性描述定名的可靠性与含、隔水性。测定过砂层颗粒成分、粒度、湿度、视密度(曾称容重)、密度、孔隙度、渗透系数、内摩擦角,砂层与粘土过渡层的颗粒不均匀系数。
③对疏干层作过专门的大口径多孔抽水试验,并已求得各水文地质参数。
④建立起了矿井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测计算出了最低开拓水平的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计算出了生产水平疏干范围内地下水储存量;作出了单孔(井)的抽(放)水量和影响半径的疏干试验。
⑤对疏干条件或流砂层的可疏干性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均已有评价。
⑥对疏排的矿井水的利用,对疏排水可能产生的地面沉降或塌陷均有分析与建议。
⑵对于充水介质为裂隙含水层(体)的矿井
①整体上要以分析研究裂隙含水岩层(体)的地下水系统形成条件为中心,基本查明裂隙含水岩层(体)的裂隙性质、规模、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其富水性;岩石风化带的深度和风化程度;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组合特征。特别是对含水丰富的含水层的构造破碎带的性质、形态、规模,及其周边界,上、下边界的性质和形状,同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方面,必须基本清楚。
②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在当年的采掘范围内,对富含水的砂岩裂隙充水岩体(层、带)的分布范围、形状大小、埋藏深浅,应提前作出分析预测,并将需要探放水、疏干的采掘工作面标定在采掘工程图上。
③从全国部分矿井发生的砂岩裂隙水(或花岗片麻岩水)的重大突水事故案例看,形成突大水的基本条件主要是两条:一是存在充沛的补给水源,主要是直接来自地表水(含大气降水)和底板的高水压喀斯特富含水层;二是存在特定构造部位的充水裂隙带(块段)或胶结物为碳酸盐矿物的基底式胶结类型的喀斯特化砂岩层(体)。以上两条是进行采掘工作面探放水疏干的前提,事前必须探查分析研究清楚。
④估算出采区疏干最大涌水量和单孔放水量。
⑶充水介质为喀斯特强含水岩层(体)的矿井
充水介质为喀斯特强含水岩层(体)的矿井,都是中国的大水矿井,其最大突水量可达1500-123180m3/h,主要分布在北方和南方,经常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和淹井事故。我们通常所说的矿井防治水重大课题,主要就是指该类矿井的防治水问题,它是我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主体。从喀斯特含水岩层(体)与开采煤层的空间关系而言,一种是受开采直接破坏或影响的含煤岩系中的薄层灰岩喀斯特水,须在疏干条件下才能开采;另一种是疏水降压(含堵、截相结合)预防开采区域煤层底板(部)下,厚层奥陶系灰岩或茅口灰岩突大水,危及矿井安全。所以,在进行疏干或降压工程之前,必须开展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分析研究和查明下列问题:
①建立或完善矿井(区)井上下水文长期观测系统(观测网),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流场情况。
②采用大口径多孔抽水或井下放水的相似于疏干降压的抽、放水试验,进一步查明疏干或降压目的层的富水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弄清灰岩含水层是属于溶蚀裂隙型的扩散慢速流介质,还是属于存在溶洞、喀斯特陷落柱、喀斯特暗河型的管道集中流介质,或两者兼有的“双重”介质,并应能大体上判断出管道集中流或喀斯特富水带的展布状况。
③基本掌握矿井(区)喀斯特发育分布规律和喀斯特含水系统的发育状况,补给水源明确,水力交替运动条件、水力连通关系、水文地质边界条件清楚。
④利用抽(放)水试验,示踪试验和水文物探、化探综合成果,分别计算出矿井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疏干水平或疏干采掘工作面的单项疏干放(排)水量;预测疏干漏斗扩展趋势和形成疏干区所需的时间。
⑤经过对底板安全隔水厚度和突水系数的计算和分析,对可能发生底板突水的部位提出预测和分区,并估算出提前疏水降压的控放水量和降压期的时间,预测通过降行分析预测和提出相应措施。对矿井水的利用,疏供结合或还水问题,都有明确的压打破承压封闭含水系统的“压力放大效应”,避免底板发生重大突水事故的效果。
⑥对矿井(区)疏干降压后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如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下沉、喀斯特塌陷、井泉和地表水体干涸、水质恶化等,都要进观点和技术方案。
⑦对矿井(区)疏干降压技术方法、工程的可行性、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都进行过论证和肯定。

第8题:

不属于地下水疏干方法的是()。

A地表疏干

BB,井下疏干

C设置防水墙

D井上下相结合疏于


C

第9题:

疏干或疏降水体开采主要是在开采中采用地面定向钻孔疏降的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对起重机械进行经常性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⑴起重机正常工作的技术性能;
⑵所有的安全、防护装置;
⑶线路、罐、容器、阀、泵、液压或气动的其它部件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
⑷吊钩、吊钩螺母及防松装置;
⑸制动器性能及零件的磨损情况;
⑹纲丝绳磨损和尾端的固定情况;
⑺链条的磨损、变形、伸长情况;
⑻捆绑、吊挂链和钢丝绳及辅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