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论述我国现代家禽生产的发展历程

题目
问答题
论述我国现代家禽生产的发展历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主管支持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等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计算机应用从科学计算进入数据处理。起初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处理工资计算、库存登记、会计计算等事务。相应的系统成为事务处理系统或电子数据处理系统。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营管理协会提出了要建立一种面向企业的MIS的设想,这种系统可以让各个管理部门了解与企业一切有关的经济活动,不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1971年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莫顿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高峰期。人们开始研究将人工智能理论应用于决策支持系统,并出现了用于管理领域的专家系统的研究


第2题:

简述现代养禽家禽生产的高生产水平。


参考答案:由于在现代家禽生产中采用高产优良品种和全价配合饲料进行生产,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达到很高的生产水平。在发达国家,每只入舍蛋鸡可产蛋18kg以上,料蛋比降到2.4以下;肉用仔鸡40日龄可达2kg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少于2kg,育成率95%以上;大型肉鸭的生长速度更快,7周龄体重可以达到3.8kg。

第3题:

论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制造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纵观近两百年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技术的推动及市场的牵引。人类科学技术的每次革命,必然引起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类的需求不断变化,因而从另一方面推动了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两百年来,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沿着“少品种大批量的规模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个性化弹性批量生产;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设备与资金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沿着“手工--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刚性流水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智能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制造技术则从机械化--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在组织管理方式上,从集中、固定的组织管理方式--分布、自治的管理--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发展;在生产管理方式上,从面向库存--面向订单--面向市场与顾客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上,从利用资源、破坏环境--节约资源、关心环境--主动更新资源和美化环境发展。

第4题:

试论述我国仓库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 (1)仓库管理体制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2)仓库要实现社会化、国际化和专业化
(3)仓库技术设施实现立体化
(4)仓库的管理方法实现科学化
(5)仓库信息管理实现电脑化
(6)仓库人员知识化、高能化

第5题:

纵观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不包括( )阶段。


A.启动建设

B.探索发展

C.全面推进

D.根本实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启动建设、探索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

(一)启动建设阶段:1953-1978年

开始于农业合作化。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主要是农业的基础建设。

特点:以水利化、机械化为建设重点,依靠集体的力量,自上而下,行政推动,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建设速度很快,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A正确。

(二)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2年

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道路,农业基本建设出现弱化倾向,开始影响农业稳定增长。B正确。

(三)全面推进阶段:1992至今

(1)明确“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

(2)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和保护农业。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

(4)坚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5)坚持创新农业体制机制。C正确。

没有根本实现阶段的说法,排除。

第6题:

我国现代社区发展历程开始是:

A、社区服务

B、社区建设

C、社区发展

D、乡村建设运动


参考答案:D

第7题:

论述我国现代家禽生产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我国有5000多年的养禽历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将禽肉和禽蛋视为优质食品甚至是补品。但长期以来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使我国家禽生产发展缓慢。为了解决大中城市禽蛋和禽肉供应的短缺问题,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大城市在郊区开始发展工厂化养鸡。1975年,在首都北京成立了机械化养鸡指挥部,派人到国外参观考察,回来后自行设计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种鸡场——北京市种禽公司和第一个现代化的蛋鸡场——红星20万只蛋鸡场。以此为契机,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郊区建起了一大批国有或集体的大中型鸡场和种禽场,但仍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禽蛋和禽肉的需求。1988年,针对我国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生产水平低下、产量少、市场供应不足、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旨在“发展农副食品生产、保障城市供应”。在“菜篮子工程”政策、资金等因素的促进下,城市郊区家禽生产基地得以巩固和扩展,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农户开始涉足家禽业,我国的家禽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1996年也是我国家禽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
我国现代家禽生产是以城市郊区的机械化鸡场为发端的,这些大型饲养场对满足市场需求、普及养禽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出于稳定市场的需求,对这些国营大型禽场给予各种形式的补贴,如调拨平价饲料粮,使这些场享受着计划经济的好处。与此同时,农村专业户受利润的吸引也投入到家禽生产中,形成竞争局面。在市场竞争中,国有大型禽场因体制、生产成本等原因,普遍感到经营困难。反观农村养禽专业户中部分重视技术、懂得经营者,则如鱼得水,迅速发展壮大。在一些先行获利者的示范作用带动下,逐步发展出专业化养鸡养鸭村、乡和县。这些农村家禽集中生产地区的出现,对我国家禽生产的合理布局和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取消对国有禽场的补贴以后,地处城市郊区的大型国有养禽场因远离粮食产区,饲料价格高,劳动力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高,加上防疫困难和环保压力,普遍举步维艰,逐步退出了商品生产,转而进入种禽、饲料等行业发。

第8题:

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单项事务处理阶段;数据处理系统(EDPS、TPS)提高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例行事务工作的效率。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MIS)输入结构化的数据,输出供管理人使用的有用信息,目的在于实现信息的价值。3)系统数据处理阶段;决策支持系统(DSS)解决的问题是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它的进步在于将信息系统的注意力转向高层管理决策者,并相应引入外部信息。

第9题:

试论述我国拍卖行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历程


正确答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1986年11月,中断了30年的拍卖行业重新在中国恢复,第一家拍卖行在广州成立.以1997年1月拍卖法实施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恢复和试点阶段
广州拍卖行成立后,沈阳在1987年10月成立了中国第二家拍卖行.1988年上海和北京也相继成立了数家拍卖行.不久,经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拟定的<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中,拍卖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并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给国内拍卖行业确立了地位,也由此获得了合法的地位.199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其中指出: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物出来的公开拍卖制度,有计划地建立拍卖行,为使拍卖行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各地市的拍卖行除办公物拍卖外,可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其他物品的拍卖业务,充分发挥公开拍卖制度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从而使各类拍卖机构驶入快车道.1994年,苏富比,佳士得世界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先后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2)拍卖业的发展阶段
拍卖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拍卖业结束了恢复试点阶段,进入常规发展期,@重视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全国拍卖师考试随即展开,提高行业人员素质,提高运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营造城实信用体系,缩短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企业之间的差距.行业协会成为行业研究,探讨问题,展望长远,指导行业工作的重要平台.@经营范围从有形商品的公物拍卖到文物艺术品拍卖,再到无形商品拍卖,日趋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基本上涵盖了可以流通商品的全部@操作手段也日益规范,,遵循商业惯例,操作过程,运作方式,经营行为逐渐趋于规范化,国际化.截至2008年底,我国拍卖机构近6000家,直接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拍卖总成交额突破2700亿元人民币.

第10题:

我国现代办公设备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办公机械化时期;办公电子化时期;办公自动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