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闽台民众的饮食习俗描述正确的有()

A.闽台饮茶风气之盛.堪称全国之最

B.闽台民众的副食以闽菜为代表.讲究食补

C.台湾菜受闽菜影响很大.在烹调上更为讲究.品种也更为繁多.所以总的特点与闽菜相去甚远

D.闽台还有很多体现出浓郁乡土特色的风味小吃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结合实际谈谈面对“入世”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如何积极推进闽台经济关系发展?


参考答案:两岸加入WTO后,闽台之间的经济合作将在WTO框架下进行,这将对闽台经济合作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1.改善闽台投资、贸易环境。2.将促进闽台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的发展,有利于福建省进一步吸引台资,促进经济发展。3.有利于改善闽台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使双方贸易关系朝公平合理方向发展。(1)闽台贸易将趋向平衡发展。(2)闽台贸易产品技术含量将趋于提高。4.福建省对台政策优势进一步淡化。5.闽台经济纠纷可能趋于突出。尽管加入WTO后,闽台经济往来有了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在理论上这是有利于减少经济争端与纠纷,但实际上,由于经济与政治的原因,闽台的经济纠纷反而可能较加入WTO前更加突出。
面对“入世”挑战和机遇,积极推进闽台经济关系发展的对策
1.深入研究WTO有关规则,善用有关规则促进闽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2.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加快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扩大闽台经济合作的领域和层次。(1)加快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对台贸易逆差。(2)进一步加快闽东南地区的开放开发,积极扩大闽台经济合作的领域和层次。3.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3题:

明刻本三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①明初至正德刻本(1506-1521):承袭元代余韵,黑口,赵字。②明嘉靖刻本(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自嘉靖起,刻书风格为之一变,仿宋成为一时风尚。版式:(黑口)→白口,(四周双边)→左右双边,用仿宋字。原样仿刻宋本,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影宋刻本。③万历后期至崇祯刻本(1628-1644):长型字体,白口,有讳字。在版本方面,出现诸多弊病:校勘不精;任意删减,改窜原书;万历以后刻本纸墨转劣。

第4题:

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有何特点?试述其主要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新斯的明为季铵类化合物,口服吸收少而不规则,故口服剂量较大。该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无明显中枢作用。新斯的明对效应器官有一定的选择性作用,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最强,对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兴奋作用较强,而对心血管、腺体、眼和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
其主要临床应用为:
①重症肌无力。
②手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
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④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药过量中毒的解救(如筒箭毒碱中毒)。

第5题:

闽台经贸合作有何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闽台经贸合作是双方经济优势的互补性决定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的整合趋势是不可逆转的。(1)闽台经贸合作的结构将逐渐改善,趋向平衡化发展。(2)闽台经贸合作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以信息电子业为主的台湾科技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对福建的投资。(3)闽台经贸循环将出现“四角模式”。(4)共同的、强大的经济利益将成为闽台经贸往来的直接驱使力,闽台经贸往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经济利益也将持续增长。

第6题:

关于清代闽台经济关系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闽人继续渡海入台增加台湾劳动力人口.形成台湾移民社会.促使台湾建立土地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

B.闽台通过交流促进海峡两岸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台湾成为粮糖基地.

C.台运兴起.台米台糖等反哺大陆.

D.闽台直接贸易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1661—1683年明末清初的郑清对峙时期,是郑成功驱荷入台,积极开发和发展台湾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史称“明郑时代”。由于郑成功志在反清复明,因此在驱荷的同时就周密地谋划了台湾这一基地开发与建设,使台湾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海岛经济初具规模。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闽台经济关系呈以下特点:(一)大规模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郑成功在统率大军入台驱荷的同时不断地将闽地的劳动力向台地转移。闽人入台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流动,在闽台经济关系发展中始终具有重要意义。郑氏除寓兵于农的军垦之外还有民垦和私垦形式。此外,郑成功还派员赴漳、泉各地,“招沿海居民之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至郑氏统治末期,在台的汉族人口估计已达12万人,比荷据时期增加了2倍多。资料显示郑清对峙时期福建漳泉人民渡海入台从未间断。(二)大面积垦殖。生产要素中的耕地面积随着郑氏苦心经营反清复明基地事业的发展和通过补充将士及移民增加人口劳力而进一步扩大。随着军垦、民垦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屯垦区域,北至浊水溪流域和彰化平原,南至高雄、凤山一带。(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郑氏政权不仅在汉人垦区的移民社会中,而且也向高山族如番社人民传授大陆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兴修水利设施,供给耕牛、锄、犁等农具和种子种畜等。除粮食生产外还很重视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促进了以制糖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于台湾南部冬季干旱雨水稀少,影响农作物生产,因此屯垦军兵和移民将闽地水利技术带到台湾,明郑23年间所修水利设施比荷据38年所修总数还多10倍。其他如造船业、采金业、盐业和烧瓦等建材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四)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由于郑清对峙,清政府对郑氏政权以台湾、澎湖、闽浙粤沿海作为反清复明根据地的态势采取“海禁”和“迁界”的对策,下令“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坚辟清野”以断郑氏政权之一切经济补给。在这种情况下闽台间的贸易只能局限于郑氏势力所及的范围,主要是在台湾与厦门一带进行。当时贸易的品种除日常生活用品外主要是军事给养物资。总之,这一时期,闽台经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台湾的初步开发,使之经济初具规模。

第8题:

“明郑时代”闽台经济关系呈以下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面积垦殖。

B.断断续续地由福建向台湾移民。

C.生产要素中的技术和生产资料随大军和移民由闽输台。

D.闽台间处于小范围的贸易状态。


参考答案:B

第9题:

明杂剧体制变化有何特点?明杂剧体制变化的特点是传奇化。
(一)结构上不遵守四折一楔子,体制自由多样。出现了很多短剧。
(二)音乐上可南可北,南北兼用。
(三)演唱形式灵活自由,可多人唱,也可连唱、轮唱。

第10题:

简述闽台民间故事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闽台两地故事多有关联
(2)情节跌荡起伏,人物性格鲜明。
(3)许多民间故事凝固成具有告惩意义的谚语。
(4)共同主题有多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