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编写一个两难故事,测查不同年龄儿童对你的故事的反应,并结合道德发展理论分析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编写一个两难故事,测查不同年龄儿童对你的故事的反应,并结合道德发展理论分析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一个患了癌症的妇女濒临死亡,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挽救她的生命,而这种药只有一家药店有售。于是病人的丈夫汉斯到这家药店买药,发现药价是2000元,是成本的10倍。汉斯四处借钱,只弄到1000元,于是他哀求药店老板把药便宜点儿卖给他,或者以后再将欠款还清,但是药店老板一口拒绝,说卖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无奈,只好夜里闯入药店,将药偷走。汉斯这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
(2)道德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①前习俗性道德时期:(4-10岁)儿童处于外在控制的时期,服从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
②习俗性道德时期:(10-13岁)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于他人或维持秩序。
③后习俗的道德时期:(13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观完全内化,他们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进行选择。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让儿童听完一个包含着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是道德( )。

A、认知法

B、情感冲突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正确答案:C

第2题:

科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在道德观念(纬度)上的发展,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6个阶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3题:

________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正确答案:
科尔伯格

第4题:

皮亚杰用了哪些方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对规则的认知规律()

A观察法

B追踪法

C对偶故事法

D两难故事法

E投射法


A,C,D

第5题:

科尔伯格采用(  )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A.两难故事
B.对偶的故事
C.儿童谈话法
D.观察法

答案:A
解析: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第6题:

两难故事法是指设计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在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去探明儿童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正确答案:错

第7题: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时,采用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自然实验法

C.观察法

D.道德两难故事法

答案:D
解析:
科尔伯格吸取了杜威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说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思想,在明确区分道德和非道德、确定了道德冲突在人们作出道德决定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道德教育模式。他的学说属于认知结构主义学派。

第8题:

皮亚杰采用__________研究道德现象。( )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儿童故事法

D.加一法


正确答案:A

第9题:

皮亚杰采用(  )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

A.两难故事
B.对偶的故事
C.儿童谈话法
D.观察法

答案:B,C
解析:

第10题:

班图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A

B



班图拉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