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单选题下列关于渗沥液渗漏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渗沥液通过HDPE膜时遵循达西定律B 采用HDPE膜防渗的填埋场渗沥液不会发生渗漏C 采用复合材料防渗能有效的减少渗沥液的渗漏D 渗沥液通过粘土层时遵循菲克第一定律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渗沥液渗漏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渗沥液通过HDPE膜时遵循达西定律

B

采用HDPE膜防渗的填埋场渗沥液不会发生渗漏

C

采用复合材料防渗能有效的减少渗沥液的渗漏

D

渗沥液通过粘土层时遵循菲克第一定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判定某井号所观测区域内生活垃圾渗沥液渗漏必须经过的检验步骤是:( )。
A.抽取水样做水质化验分析
B.将化验结果与未填埋时对应井号的水样进行比较分析
C.某井号的水样分析结果有很大变化
D.有变化但经分析与垃圾渗沥液无关
E.有害物质指标大幅度提升,并均与垃圾渗沥液有关


答案:A,B,C,E
解析:
A、B、C、E

第2题:

下列关于垃圾填埋区选址错误的是( )。

A.洪泛区和泄洪道以外
B.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 以外的地区
C.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 以外的地区
D.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

答案:D
解析:
生活拉结填埋场不得建在以下地区:(2)洪泛区和泄洪道,A 对。(4)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 以内的地区,B 对。(5)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 以内的地区,C 对。(6)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D 错。

第3题:

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工程的结构层次从下至上,除了基础层为压实土方保护层外,依次由()组成

A.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土工布、HDPE膜、膨润土垫

B.润土垫、HDPE膜、土工布、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C.土工布HDPE膜、膨润土垫、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D.港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膨润土垫、HDPE膜、土工布


【答案】B

第4题:

下列有关渠道渗漏维护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在渠堤迎水面截渗防渗
  • B、在渠堤背水坡截渗防渗
  • C、在背水坡导渗或压渗,稳固堤身
  • D、防渗处理范围应超出渗漏渠段以外15~30m为宜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述()不属于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

  • A、地下水导流层
  • B、渗沥液导流层
  • C、集液池
  • D、调节池

正确答案:A

第6题:

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工程的结构层次从上至下主要为( )。

A.基础层、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B.防渗系统、基础层、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C.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基础层、防渗系统
D.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防渗系统、基础层

答案:D
解析:
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工程的结构层次从上至下主要为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防渗系统、基础层。

第7题:

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设置在()。

A.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
B.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
C.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30m以内的地区
D.珍贵动植物保护区
E.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5Km以内的地区

答案:A,B,D
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和珍贵动植物保护区。(2)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水源保护区。(3)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地区。(4)洪泛区和泄洪道。(5)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6)填埋库区与渗沥液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7)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及生物学研究考察区。(8)军事要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第8题:

判定某井号所观测区域内生活垃圾渗沥液渗漏必须经过的检验步骤是:( )。

A.抽取水样做水质化验分析

B.将化验结果与未填埋时对应井号的水样进行比较分析

C.某井号的水样分析结果有很大变化

D.无变化或虽有小变化但经分析与垃圾渗沥液无关

E.有害物质指标大幅度提升,并均与垃圾渗沥液有关


正确答案:ABCE

第9题:

关于伤口渗液的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A、干稻草色(浆液)
  • B、淡红色或粉红色(浆液)
  • C、黄色或褐色(脓性渗液)
  • D、淡绿色(脓性渗液)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关于补充累积损失量,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轻度脱水补50-80ml/kg
  • B、等渗性脱水通常补1/3张含钠液
  • C、对于伴有循环不良和休克的重度脱水患儿,应先用等渗含钠液快速扩容
  • D、对于高渗性脱水,应快速纠正高钠血症
  • E、如临床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正确答案:C,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