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试述主动脉瓣狭窄的原因、病理变化、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和临床表现。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主动脉瓣狭窄的原因、病理变化、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和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主要是慢性主动脉炎造成的。常与二尖瓣病变合并发生。也可由动脉硬化所致主动脉瓣钙化引起,少数属于先天发育异常。
病理变化:主动脉瓣增厚、变硬、变形、粘连、瓣膜口狭窄。
血液动力学改变:早期,心脏收缩时,左心室血流排出受阻,左心室血量增加,久之,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大。后期,左心室失代偿出现扩张,继之,左心房淤血。久之,左心房衰竭并依次引起肺循环、右心功能和体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主动脉听诊区,可闻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严重狭窄的,可影响心脏血液输出量,造成血压下降,从而引起内脏,特别是心脏供血下足;晚期,出现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哪一种脑血管的病因

A、血管本身原因

B、血液成分改变

C、血流动力学改变

D、颈椎病压迫

E、脑栓塞


参考答案:A

第2题:

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


正确答案: (1)原因:缺氧、感染、中毒、缺乏营养。
(2)机制:1)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2)三酰甘油合成增多;3)载脂蛋白减少。
(3)病理变化:1)肉眼:肝大、边缘钝,色淡黄、质较软、油腻感;2)光镜:肝细胞体积大、胞质内有圆形或卵圆形空泡,可将核挤至一侧,肝索紊乱,肝窦扭曲,狭窄乃至闭塞。
(4)后果:重者肝细胞坏死,继发纤维化。

第3题:

试述房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正确答案:出生后,左房压高于右房,房间隔缺损时则出现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量增加,体循环血量减少,出现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室流出道相对峡窄。肺循环血量增加,压力增高,晚期可导致肺小动脉肌层及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引起肺动脉高压,使左向右分流减少,甚至出现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紫绀。

第4题:

当血液性状发生改变时,局部会出现哪些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血栓: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心、血管内膜损伤;
血流变慢和血流产生漩涡,血液凝固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栓塞、梗死。

第5题:

试述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果?


正确答案: 1)形成原因:血管中逸出的cell被巨噬细胞摄入,经其溶酶体降解。在巨噬细胞质内,来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Fe3+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微粒,若干铁蛋白微粒聚集成光镜下可见的含铁血黄素。
2)形态:HE染色呈棕黄色,较粗大,有折光的颗粒。
3)临床意义:
①局部沉着过多,提广陈旧性出血,可继发纤维化。
②全身性沉着,多系溶血性贫血,多次输血,肠内铁吸收过多。

第6题:

试述二尖瓣狭窄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心脏的形态变化?


答案:
解析:
(1)二尖瓣狭窄对左房室跨瓣压差和左心房压影响:跨瓣压差升高,左心房压升高。
(2)左心房压升高对肺循环和呼吸的影响:左心房压升高依次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被动性升高,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当肺毛细血管压急升超过30~~35mmHg时,可致肺泡性肺水肿。
(3)肺动脉高压对右心室的影响: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代偿肥厚扩张和右心衰竭,可继发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主要累及左心房和右心室。严重二尖瓣狭窄时有左心室的失用性萎缩。

第7题:

简述急性心肌梗塞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正确答案: 1.心排血量降低:约20%~40%,休克时可减少30%~50%。
2.冠-冠反射:一支冠脉闭塞,附近侧支循环立即受到抑制,形成"广泛性心肌损伤"。
3.周围血管张力变化:儿茶酚胺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多,周围血管痉挛,心后负荷增加。
4.心脏收缩运动失调:梗塞部位可无收缩或收缩减弱,矛盾运动或不同步运动,对收缩功能舒张功能产生影响。
5.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由于心肌缺血、坏死、运动失调,左室舒张容量增加导致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因此左房压力及容量上升,从而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瘀血。
6.微循环紊乱:AMI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为DIC发生的基础。
7.血容量改变:不能进食,血液重新分布引起血容量不足。

第8题:

试述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有:①心音消失;②大动脉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长达数分钟;④呼吸断续,叹息样,继之呼吸停止;⑤瞳孔散大。

第9题:

试述活动期佝偻病的临床表现、X线改变和血生化改变?


正确答案:临床表现: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
A.6月以内:以颅骨病变为主--颅骨软化(乒乓感)
B.6月以后:以骨样组织堆积表现为主---肋骨串珠、手足镯、方颅 、前囟宽大、鸡胸、赫氏沟、“O”“X”腿、萌牙迟、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肌力下降。
X.线:
①长骨钙化带消失
②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
③骨骺软骨盘增宽(>2mm)
④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
⑤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血生化改变:
①血清25-(OH)D显著下降
②PTH显著升高
③血钙稍低
④血磷显著降低
⑤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

第10题:

试述肺淤血的原因和病理形态改变。


正确答案: 肺淤血多见于左心衰竭。由于左心衰竭时左心腔内压力升高,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肺淤血。肺淤血时肺肿胀、重量增加、胸膜发亮、色泽暗红。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高度扩张淤血,肺泡腔内有少量水肿液、红细胞和巨噬细胞。一些巨噬细胞吞噬并分解红细胞,产生的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胞质内,形成典型的心力衰竭细胞。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肺泡腔内有大量水肿液,并伴出血。慢性肺淤血者,因缺氧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上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肺呈棕褐色,形成肺褐色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