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填空题根据育种目标,从基础群中选出合适的群体进行纯系培育,纯系培育的方法有();()和()三种方法。

题目
填空题
根据育种目标,从基础群中选出合适的群体进行纯系培育,纯系培育的方法有();()和()三种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方法不仅可以快速获得纯系,而且还能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

  • A、胚培养
  • B、基因工程
  • C、人工种子
  • D、单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D

第2题:

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系谱法育成的是()。

  • A、杂交中品种
  • B、纯系或自交系品种
  • C、群体品种
  • D、无性系品种

正确答案:C

第3题:

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

A.整群单纯系统分层

B.整群分层系统单纯

C.分层整群单纯系统

D.系统整群单纯分层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丹麦植物育种家W.Johanssen提出的“纯系学说”说明针对群体选择是否有效取决于群体内是否具有()。


正确答案:可遗传的变异

第5题:

以情意培育为主的方法包括()、()和()三种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文本;媒体感染法;暗示法

第6题:

纯系学说是丹麦植物学家W.L.Jonannsen在1903年提出来的,是纯系育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试述纯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解释?


正确答案: 1、是在纯系的混合物中选择有效。在自花授粉植物原始品种群体内,如果通过单株选择,可以分离出一些不同的纯系,这表明原始品种是纯系的混合物。通过选择可把它们的不同基因型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这样的选择是有效。
2、是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因为同一纯系内各个体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他们出现的变异是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这种变异只影响了当代个体的表现型,所以是不可遗传的。

第7题:

纯系学说认为,在纯系中选择()。

  • A、可得若干纯系
  • B、是无效的
  • C、更容易选出好的纯系
  • D、效果更好

正确答案:B

第8题: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遗传的研究和理解。下列哪项技术须以该发现为基础?()

A.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籽西瓜

B.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无病毒马铃薯

C.利用杂交技术培育抗倒伏水稻

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


答案:D

第9题:

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正确答案:杂交

第10题:

为什么混播群体比纯系群体的稳定性较强?


正确答案: 从遗传机制上讲,一个品种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稳定性:一是品种群体的多态性,即品种群体内包括了一系列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而不同的基因型间能够适应彼此相异的环境条件;二是在品种群体内,每个个体本身具有较大的“缓冲性”或调节能力,能够适应广泛的环境变化。烟草品种在遗传上属于纯系品种,主要靠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身调节能力来保持其稳定性。而遗传上的杂合的品种(如异花授粉作物品种)则同时具有群体调节和个体调节能力来实现其稳定性。
Shank和Adams(1960年)比较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6个性状后指出:自交系的变异系数比杂交种大,证明杂交种的个体调节能力大于自交系。Simmonds(1962年)证明小麦产量年份间的变异系数混播群体比纯种群体要小,前者为7.3%,后者为11.6%,说明是混播群体的稳定性较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