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电子波有何特征?与可见光有何异同?

题目
问答题
电子波有何特征?与可见光有何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递延资产与待摊费用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递延资产与待摊费用同属权责发生制下具有递延性质的支出,均为本期已经发生而由受益期分期负担的费用。两者的区别仅为递延摊销时间长短不同。由于递延资产受益期限涉及数年,所以它的摊销期在1年以上;而待摊费用的收益期仅涉及1年,因此摊销期在1年之内。

第2题:

欲作奔豚与奔豚证有何区别?二者治法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欲作奔豚与奔豚证其病机基本一致,都是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上逆所致,但前者仅为欲作,后者是已发,故病情表现有差异。欲作奔豚的主要脉症是脐下悸动不安,水气有上冲之势,可伴见小便不利;而奔豚证的主要脉症是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烦闷欲死。因此由于二者病机基本相同,故治法均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但从方药分析,二者亦有不同,前者重用茯苓,意在利水平冲,而后者重用桂枝意在温通心阳而平冲逆。

第3题:

试比较“伤流”与“吐水”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点:“伤流”与“吐水”均由根压所引起,是植物主动吸水的两种生理现象;“伤流”与“吐水”数量的多少均能作为判断植物根系生理活动的强弱;
  不同点:①“伤流”由植物受伤而引起,“吐水”则是植物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一种正常代谢活动;②“吐水”是通过叶缘的水孔主动溢出,“伤流”则由伤口被动流出;③“伤流”液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各种无机、有机物质和植物激素等,而“吐水”液中则无。

第4题:

准周期信号与周期信号有何异同之处?与非周期信号有何异同之处?满足什么要求简谐信号才能叠加成周期信号?该信号的周期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准周期信号: 由多个周期信号合成,各信号周期没有最小公倍数。频谱离散。
周期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重复出现的信号,由多个周期信号合成,各信号周期有最小公倍数。频谱离散。
非周期信号:不会重复出现的信号,包括准周期信号、瞬态信号。其中准周期信号频谱离散,瞬态信号频谱连续。
各简谐信号周期有最小公倍数才能叠加成周期信号。该信号周期为各信号周期的最小公倍数。

第5题:

简述CIF与CIP、CFR与CPT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CIF、CFR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均是货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完成交货,且交货后风险自卖方转移至买方。CPT、CIP适用于任何方式,由卖方负责出口清关手续及费用,货物被交由承运人保管时,风险由卖方转移至买方。两组中都存在保险费是否由卖方付的问题。

第6题:

金银花和山银花在性状特征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花冠和花萼表面被毛情况是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材性状鉴别的重要特征。

第7题:

澳大利亚的地形有何特征?在地形结构上与南、北美洲有何异同点?


正确答案: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有三:第一,地势低平、单调。澳大利亚是一个地表平坦单调、切割微弱、起伏和缓的低高原大陆,全洲平均海拔为350米(仅比欧洲稍高),最高峰科修斯科峰海拔2,230米,是各洲最高峰中最低的。全洲96%的面积在海拔600米以下(其中36%在海拔200米以下),全洲90%的地面单调而平坦。第二,地形结构纵向排列。在构造地形上可明显的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带,即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台地。东部山地北起约克角半岛南至塔斯马尼亚岛,总称澳大利亚科迪勒拉山脉。山地南北长4,500公里(直线距离2,800公里),东西宽60~180公里,东坡陡峻、切割破碎,沿海平原狭窄,西坡缓倾成台地、高原状块状山,山地地势自北向南增高,在南纬27°以北称大分水岭,南纬27°~31°称新英格兰山,南纬31°~32°叫利物浦山,南纬32°~35°叫兰山,南纬35°以南叫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但最高峰科修斯科峰仅2,230米,还不到雪线。东部山地是古老的海西褶皱山地,经准平原化后于第三纪断裂抬升而形成的不对称断块山地,山间多小盆地、峡谷和垭口,为东西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部高原为古老岩层构成的、面积广而低的准平原台地,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海拔一般高200~500米,平均高300米。高原中部有一些蚀余残山可高达1,000米以上,高山气候凉爽,夏季有一定的降水,为农牧交通要地;其余广大地区气候干燥,沙漠、半沙漠广布,约占全大陆面积的44%,比例之大为世界各洲之冠。西部高原边缘有一些由于地壳断裂抬升而形成的高原山地,高度可达800~900米。中部平原北起卡奔塔利亚湾,南至墨累河口,纵贯大陆中部偏东,是古陆台与海西褶皱带间的巨大沉降带。地表大部单调一致,一般海拔不超过100米,被两条低矮的残余高地(北为谢卢印高地,南称格雷·巴里尔山地)分隔成三部分:北部叫卡奔塔利亚低地,是一个向北倾斜的丘陵性海积平原,蕴藏巨大的铀矿和铝土矿;南部为墨累河—达令河冲积平原,是重要农牧业区;中部为以埃尔湖为中心的大自流井盆地,地势低平,布满干河床、盐沼、碱地,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发展中的牧区。在地形结构的排列上,与南、北美洲有相似之处,即高原、平原、山地三部分地形都具有南北延伸、东西排列的特点。但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明显的差异:
(1)澳大利亚是西部为高原、东部为山地,而南、北美洲相反;
(2)澳大利亚西部是广阔的高原,南、北美洲东部是古老的高原高地,南美高原还被分割成三块;
(3)澳大利亚东部山地是海西褶皱山地准平原化后重新抬升的断块状山地,而南、北美洲西部的山地是年轻高大的新褶皱山系;
(4)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南北贯通、地下水丰富,南美洲中部平原被分割成三个平原。第三个特点是风成地貌分布较广。澳大利亚中西部为广阔的低高原,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力较强,地表广泛分布着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有些地方矗立着由抗风能力较强的岩石构成的残余山,残余山山麓堆有较厚的碎石层。低高原中有大面积沙漠,沙层很厚,在盛行风向影响下,形成许多平行排列的沙垄。这一点与美洲大陆截然不同。

第8题:

泄泻与痢疾有何异同点?


参考答案:泄泻与痢疾均多发与夏秋季节,病位均在肠腑,皆因外邪和饮食不节而发病,大便均稀而便次频。究其病机,痢疾多湿热、寒湿、疫毒壅滞于肠,壅阻气血,腐败化为脓血。泄泻多脾寒湿盛,水谷不运。二者鉴别,以粪质而辨,痢疾以便频量少,大便中杂有脓血为特征,泄泻则以大便不成形,甚或大便如水注为表现;以便势而辨,痢疾便意频生,欲便不便,涩滞难下,泄泻则多便下爽利,一泻了之;以腹痛而辨,痢疾多伴有里急后重,痛处固定,泄泻则多伴有肠鸣,痛无定处。泻、痢二证,在临床上可以互相转化,一般先痢后泻病情转轻,先泻后痢病情转重。

第9题:

黄连、黄柏粉末显微特征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相同点:均具有木栓层细胞,射线细胞,石细胞,淀粉粒等。
不同点:黄连皮层较宽,中柱鞘纤维成束,维管束外韧型环列,木质部细胞木化,具有鳞叶表皮细胞,导管等。黄柏皮层较窄,草酸钙方晶较多,具有纤维及晶纤维,黏液细胞,筛管等。

第10题:

档案与文物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同: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原始的历史记录,原始记录了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历史的真迹,具有原始性可靠性的特点;
异:档案室一种信息资源,着重于文字符号,文物则着重于实物,包括有文字符号和无文字符号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