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问答题论述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

题目
问答题
论述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滑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坡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
B.滑坡主要受人为因素控制
C.滑坡与岩土体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D.滑坡受地下水活动影响很大

答案:C,D
解析:

第2题:

简述影响滑坡的因素。


正确答案: 1斜坡外形
2岩性
3构造
4水
5地震
6人为因素

第3题:

论述温度是如何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


参考答案:植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生长。温度对植物生长也表现出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最适温度和协调最适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周期现象。温度对生理代谢的影响。

第4题:

论述堤岸滑坡特征。


正确答案: 滑动前,一般先在可能滑坡体顶部发生两端低、中间高的弧形裂缝;滑动后,裂缝加宽,滑动面两侧土体有明显的上下错位,滑动体下部发生堆积或隆起外移现象。
根据滑动位置不同分为临河滑坡或背河滑坡,根据滑动范围不同分为局部堤坡滑动、局部堤坡连同堤肩的滑动、局部堤坡连同部分堤基的滑动。

第5题:

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

  • A、地形
  • B、岩性
  • C、地质构造
  • D、诱发因素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试论述影响叶绿素稳定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叶绿素酶的影响
叶绿素酶在水、醇和丙酮溶液中具有活性,在蔬菜中的最佳反应温度下,将叶绿素降解生成脱植基叶绿素。
(2)热处理和pH影响
在受热时,叶绿素中的镁离子易被氢取代,形成脱镁叶绿素,其极性小于母体化合物,该反应在水溶液中是可逆的。pH对叶绿素的热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碱性介质中,叶绿素对热非常稳定,然而在酸性介质中易降解。植物组织受热后,细胞膜被破坏,增加了氢离子的通透性和扩散速率,于是由于组织中的有机酸释放导致pH降低,从而加速了叶绿素的降解。
(3)光影响
叶绿素受光照射时会发生光敏反应,从而降解。正常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素受到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脂类的保护,而避免了光的破坏。但是在提取过程中丧失了这种保护,叶绿素则会发生降解。
(4)金属离子的影响
叶绿素脱镁衍生物的四吡咯核的氢离子容易被锌或铜离子置换形成绿色稳定性强的配合物。锌和铜的配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中的镁易被脱除。

第7题:

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岩性:滑坡主要出现在松散堆积层中(76%),基岩滑坡相对较少(21%)。松散堆积层中的滑坡主要和粘土有关,滑动面主要发生在粘土夹层中。基岩主要发生在片岩、千枚岩、页岩、泥灰岩中。
2)构造:一是与软弱结构面的关系,滑动面常发生在顺坡的层面、大节理面、不整合接触面、断层面上;二是与上部透水层和下部不透水层的构成特征有关。
3)地貌:主要通过临空面、坡面和坡地基部受冲刷来体现的。河流及沟谷水流对地表的切割,首先为滑坡创造了临空面。基岩沿软弱结构面滑动时,要求坡度为30º-40º;松散堆积层沿层面滑动时,要求坡度在20º以上。凡是河流冲刷坡地基部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产生滑坡的地方。
4)气候:90%以上的滑坡与降雨有关,一般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现象;还与冻融作用有关,在冻融季节较常出现滑坡。
5)地下水:多数滑坡是沿饱含地下水的岩体软弱面产生的。地下水浸湿斜坡上的物质,显著降低抗剪强度。实践证明,当粘土的含水量增加35%时,抗剪强度降低60%以上。
6)地震:直接破坏岩石的结构,减小粘结力。
7)人为因素:人工开挖坡脚形成高陡边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的稳定状态。

第8题:

滑坡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影响因素:①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②地质构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结构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③水:(是滑坡产生的重要条件,绝大多数滑坡都是沿饱含地下水的岩体软弱结构面产生的)、④地震、降雨和融雪、⑤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⑥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

第9题:

论述滑坡发展趋势分析。


正确答案: 诱发滑坡的因素主要有高水位作用时间长、水位骤降、持续暴雨、春季解冻、坡度陡、附加荷载大、抗滑能力差、震动影响、顺堤行洪、风浪淘刷等。分析滑坡发展趋势应从确定诱发因素、观测了解诱发因素的发展变化、观测滑坡迹象及其发展变化等方面入手,接合以往工程资料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

第10题:

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有:()、()、()、()、()、坡地形态特征的影响、()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坡度效应;流体效应;岩体效应;构造效应;地震效应;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