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问答题结合实际,论述中学政治课程设置应如何适应中学生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结合实际,论述中学政治课程设置应如何适应中学生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1)有效的说服
①教师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
②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2)树立良好的榜样
①呈现榜样时要考虑到榜样的特点
②榜样行为的示范需要多种方式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6)移情训练法
(7)角色扮演法(结合实际略)

第2题:

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3题:

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


正确答案:
(1)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要正确选择网上信息,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第4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创新中学政治课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第一,创新的必要性: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是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弊端的迫切要求,是适应中学政治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完成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政治课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根本要求。
第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做到:
1.转变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
2.变单一性为综合性
3.变单向式为多向式
4.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
5.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6.教法创新与学法创新并重

第5题:

中学政治课程设置应怎样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正确答案:首先,依据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形成本学科的素质观。其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传授,重视良好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后,在教材的设计和编排上,要体现适应素质教育的特点。

第6题:

从题目“思维能力训练课程对中学生智能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中学生、思维能力

B.思维能力训练课程、智能水平

C.思维能力、中学生

D.智能水平、思维能力训练课程


正确答案:B

第7题:

4 7 . 结合实际, 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正确答案:
4 7 .( 1 ) 有效的说服
        ①教师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
        ②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 2 ) 树立良好的榜样
        ①呈现榜样时要考虑到榜样的特点
        ②榜样行为的示范需要多种方式
        ( 3 ) 利用群体约定
        ( 4 ) 价值辨析
        ( 5 )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 6 ) 移情训练法
        ( 7 ) 角色扮演法
        ( 结合实际略)

第8题:

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①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②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③教师在教学中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①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②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③重培养学生的问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9题:

中学生交往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 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要的迫切性,即同窗、同学、朋友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与独生子女增多有关;
(2)交往观念的开放性,即当前中学生的交往在摆脱父母的同时,也不愿意受以往交往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呈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开放性;
(3)交往行为的自主性,即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要求按照自己的交际观念和交往行为去选择朋友;
(4)交往范围的广泛性,当代中学生的交往,不像过去的中学生只和同性朋友交往,只和本班、本组的同学交往,而是使交际圈子呈现一种拓展的趋势;
(5)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当代中学生聪明,知识面宽,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交谈的话题;
(6)交往手段的多样性,当代中学生接触的事物远远超过以前的中学生,因此,同学间的交往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手段,多种多样。
根据当今中学生交往的一系列新特点,使他们在交往中注意以下几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1)在朋友需要时,自觉自愿地提供帮助;
(2)尊重朋友的意愿;
(3)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4)双方互相信任;
(5)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其正当利益;
(6)公开场合不互相指责;
(7)给朋友以感情上的支持;
(8)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能心不在焉;
(9)尽量使朋友感到相处的快乐;
(10)不季度朋友的其他社会关系;
(11)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情感;
(12)遇事多征求对方的意见;
(13)与朋友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14)发生矛盾时互相忍让;
(15)生活上关心朋友;
(16)不唠叨;
(17)注意必要的礼节。

第10题:

结合实际,论述中学政治课程设置应如何适应中学生的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中学生的特点。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共性,他们热爱祖国,富于理想,思想活跃,思维广阔,追求新知,注重实际,求实惠,要求自立自强,摆脱依附,思想波动,追求自立又在经济方面依赖家庭,追求民主自由又不愿受纪律约束等。他们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
第二:中学政治课应正确认识中学生的身心、思想特点,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和教育。
1.在知识体系上,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政治课功能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