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问答题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月9日的调查:78.5%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与此同时,50.2%的教师认为自已所在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并有38.6%的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虽然反映教师经常发脾气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比例只有7.3%和9.8%,但是反映教师不发脾气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也只有20.6%和13.4%,也就是说有79.4%的小学生和86.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在他们面前发脾气,只是“经常”、“

题目
问答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月9日的调查:78.5%教师主张“教师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但与此同时,50.2%的教师认为自已所在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并有38.6%的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虽然反映教师经常发脾气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比例只有7.3%和9.8%,但是反映教师不发脾气的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比例也只有20.6%和13.4%,也就是说有79.4%的小学生和86.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在他们面前发脾气,只是“经常”、“有时”、“偶尔”之间的程度不同而已。 对以上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感触,请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要点(1)摆出自己的观点: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人本思想、法制观点、认识水平、认同感等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起码共识。当然,我们的学生也毫不例外,在作为受教育者时的定位感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教育、对学校、对老师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认识(仅供参考)(2)阐述依据(P389页)(3)对策。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心理环境的创设,下列教师行为中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并关注孩子的心理表现
B.教师将孩子的心理问题向家长汇报并由家长来进行教育
C.教师要用良好的同事关系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
D.教师要用一视同仁的心态面对孩子

答案:B
解析:
(1)教师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了解儿童,与儿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2)教师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合作,为儿童做好榜样;(3)教育儿童要友爱、互助;(4)重视幼儿园文化建设,帮助构建良好的儿童精神环境。

第2题:

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陈鹤琴

D陶行知


B

第3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5. 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题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一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35. 8%的小学生、28. 2%的中学生反映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38. 8%的小学生、7.9%的中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经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是需要改革,而且是急需改革.
(1)当务之急的改革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革,无论再谈什么,都是旧瓶装新酒,无补于事.急需转变的观念有:平等的学生观、互动的教学观、自主性学习观、探究式学习观等.
(2)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
(3)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
(4)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媒体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5)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改过去“我说你做”为引导、启发,提供学习支持.

第4题:

(字数不得少于300字)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2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些认识,素质教育应如何实施?


正确答案: 1.结合提供的实例进行分析;
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第5题:

关于家庭教育中家长角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 B、父母是孩子长期、全方位的教师
  • C、父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人、执行者
  • D、父母是孩子的行为榜样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1)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
解析:
(1)由上述材料可知,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都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因此,要从认识人手,全面提高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①素质与特长、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得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时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④材料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使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第7题:

幼儿教师应如何与孩子交流?


正确答案: 1、尊重孩子
2、保护孩子的隐私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第8题:

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


答案:B
解析:
福禄倍尔认为,亲子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首先必须教育母亲。

第9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做?


正确答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10题:

幼儿教师,面对调皮的孩子应该怎么样教育?


正确答案: 孩子,总有那调皮的天性,大人不能用自己的规则管教孩子,否则教出的孩子会比较老成、世故,缺乏孩子的童真、无邪。现在都提倡爱的教育,可以尝试一下用爱去感化身边每一个调皮的孩子,让孩子真正的认可、喜爱。
首先,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幼儿的调皮行为。如果静下心来,教师会发现调皮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没什么两样,只是程度上更强烈一点,而且许多调皮行为有可贵之处,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反映出有主见,好争斗体现出有进取心,“恶作剧,,蕴藏着创造性等等。当然,如果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强度过大,我们必须进行引导与教育。
其次,教师要以更多的关爱对待调皮幼儿的调皮心灵。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g-或逆反心理。因此,对于调皮幼儿的行为表现,教师首先应冷静对待.然后做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分别对待。如果是幼儿正常的年龄特征表现,应给予理解、支持和引导;如果产生于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应找出原因做好家长。
工作:如果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就应勇敢地去正视、改正,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再次,教师要以点滴的“闪光点”激发“调皮”幼儿的进步。欣赏孩子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帮助孩子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调皮的孩子,给这些孩子更多的鼓励。让孩子们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成长。调皮幼儿虽然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聪明、有主见等等。教师应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
他们的进步。只要老师以平静的心态。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些调皮幼儿.就能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充分挖掘利用这些“闪光点”。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教育调皮幼儿的有效方法。
最后,加强家园联系,与家长统一教育策略。孩子就像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很容易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针对调皮的孩子,应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与家长面谈、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孩子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调皮幼儿。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我们去鼓励、引导、发扬;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要相信他们会改正,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孩子如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开花有时迟有时早,但每一朵都是美丽的,不会因为花开得迟就抹杀了生命的美丽。千姿百态是大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也是我们孩子的真实写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