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问答题试述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现代体育由学校体育、()、()三个基本方面组成。
竞技体育;学校体育

第2题:

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特征:良好的健康素质、终身学习的意识、高超的智力、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求:1、学校体育要坚定的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
2、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和团结的精神,使学生全面发展。
3、注重体育过程教育,已发展性的、过程性的体育学习评价引导学校体育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第3题: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第4题:

谈谈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正确答案: 1949-1956年改旧建新、1956-1966年曲折发展、1966-1976年停滞倒退、1977-1992年改革发展、1993年以来的深化改革五个阶段。

第5题:

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历程。


正确答案: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下的初步转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鉴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中共中央及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将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调整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同时农村改革也是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在农村改革热火朝天推进的同时,城市改革也开始起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种经济形式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下转型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强调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明确了改革的市场取向,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不仅明确了改革市场取向,而且提出了一个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以此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这几年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而新的体制远未建
立,新旧体制摩擦加剧,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激化,改革出现波折,但这只是前进中的波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新体制的初步建立
治理整顿期间,不仅经济增长陷入低谷,而且改革的取向也陷入迷茫。1992年,中国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加大,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自上而下主要实行单项突破,必须由政府加强全面规划,自上而下总体推进,充分注意各方面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在继续坚持循序渐进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
经过1992年后的进一步改革,到2000年,一个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初具规模,市场已发挥了对资源的基础作用。然而,改革远未完成,许多领域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21世纪初,在已初步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础上,迈开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第6题:

论述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正确答案: (1)开创人民的新体育(1949年10月一1952年11月)
(2)探索社会主义的体育发展道路(1952年11月一1957年5月)
(3)我国社会体育波浪型发展(1957年5月一1966年5月)
(4)“文革”时期的社会体育(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
(5)拨乱反正、迅速恢复(1976年10月一1984年10月)
(6)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1984年10月一1995年3月)
(7)社会体育发展的新阶段(1995年3月至今)

第7题:

简述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及:人类学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

第8题:

(4)上海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的历程。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从这一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

弱国无外交等。


第9题:

1995年,()和()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了学生的体育权益和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开创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戏纪元。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第10题:

试述现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正确答案: 批美学苏、曲折发展、两类课程、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