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单选题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由几个模块组成:()A 4B 5

题目
单选题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由几个模块组成:()
A

 4

B

 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___学分、___学时。

A.3、36
B.2、36
C.3、48
D.2、48

答案:B
解析:
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第2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物理课程由l2个模块组成,有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选修1-1模块物理学科知识的主体为()。


A.电磁学

B.热学

C.力学

D.光学

答案:A
解析:
选修1-1模块涉及电磁现象和规律、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等内容。A项正确。

第3题: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包含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______个模块。


正确答案: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五

第4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
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
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

答案:C
解析:
讲授的顺序可由教师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特点等因素自行决定,不需要按照教材顺序。

第5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组成,有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选修1一2模块物理学科知识的主体为(  )。

A.电磁学
B.热学
C.力学
D.光学

答案:B
解析:
本模块涉及热现象及其规律、热与生活、能源与社会发展。B选项正确。

第6题: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
B.6
C.8
D.10

答案:B
解析: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第7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物理课程由共同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构成。其中,选修模块涉及的内容,学生可根据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学习。若某同学希望学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他应选学的模块是()。


A.选修3—2

B.选修3—3

C.选修3—4

D.选修3—5

答案:C
解析:
选修3—2划分为三个二级主题: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选修3—3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4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选修3—5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第8题: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所有学习模块都可以让学生( )。


A.自主选修
B.专业必修
C.限定选修
D.自主专修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相关知识的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中第一点就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模块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指导学生对其中的若干模块进行选修。A项正确。

B、C、D三项:表述不符合新课标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9题:

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课程内容的确定的原则和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必修课课程内容的确定的原则和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有具体论述。

严格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必修课程的内容的进行解答,熟悉掌握该类问题。

第10题:

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和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答案:
解析:
必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 的数学准备。
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 养奠定基础。其中,系列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2则是为那些希望 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1、系列2内容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系列3和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涉及的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有利于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