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名词解释题公共政策客体

题目
名词解释题
公共政策客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共政策评估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作为公共政策评估活动的对象即具体公共政策可以称为()。

A.评估目标

B.评估标准

C.评估客体

D.评估主体


正确答案:C

第2题:

政策客体研究的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执行者。()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公共政策主体

B.政策环境

C.公共政策客体

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参考答案:B

第4题: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正确答案: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主体带着一定的意向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客体又不断向主体施加影响,政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这种相互趋近的双向运动中实现的。
首先,这里的政策客体主要是针对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而言的。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无疑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互动。
当然,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公共政策主体和公共政策客体的划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作为公共政策客体的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
一方面,对于许多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团体和组织而言,他们往往充当了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公共政策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客体而存在,公共政策客体也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
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和解决问题的目标直接规定了目标群体的范围和性质,而目标群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对公共政策主体起着反作用。

第5题:

从公共政策主客体互动的角度来评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答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一个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2002年,国家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明确要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此后,我国城市垃圾收费进程发展较快。截至2005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有260个实行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占城市总数的40%,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已经完成了听证会筹备工作,即将开征垃圾处理费。


1我国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1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总计为15577万t,垃圾处理量为8184万t,垃圾处理率仅为52.5%。在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有334个城市尚未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有8个省(或自治区),超过70%的城市未建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1.2垃圾处理水平较低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率为32.5%。加上,焚烧和堆肥等其他无害化处理方式,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1.3城市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调查显示,全国400座大中城市中有2/3被垃圾包围,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大问题。而垃圾的产生量正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个速度远快于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城市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十分严重,许多城市已不同程度地被垃圾问题所困扰。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我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大力推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全面改善城镇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收费现状


3.1收费主体多元化目前,我国有以下3种收费主体模式:①环卫经营单位收费主体模式,即由环境卫生服务单位(如街道环卫站、居委会、小区物业公司等)上门收取;②委托行政部门收费模式,即按职能分工,委托税务、财政、社保、工商等部门代征;③委托其他部门收费模式,即委托自来水、煤气等经营单位和管理机构代征。


3.2收费方式多样化,大部分是按每户每月收费根据对全国129个城市2005年垃圾收费情况调查,我国目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有4种方式:①按每月每户收费,共有106个城市实行这种收费方式;②按每月每人收费,共有10个城市实行这种收费方式,每人月收费价格在1~6元之间;③按吨收费,共有11个城市实行这种收费方式,每吨收费价格在6~21元之间;④柳州市,实行按楼层收费,每户月收费标准共有3元、3.5元、4元三个档次。


3.3收费标准差异较大106个城市中实行每户每月收费的收费标准在0.25~10元之间。其中0.25~1元的城市有11个,1~3元的城市有26个,3~25元的城市有28个,5~6元的有29个,6~10元的城市有12个。


3.4收缴成本较高由于收费环节增多,造成垃圾收缴成本较高,且垃圾收缴成本差别较大。在各种收费主体模式中,上门收缴的成本最高;委托物业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相关经营单位的次之;委托税务等政府部门的最低。各地所征收的垃圾处理费用于支付垃圾处理成本的比例,因收费主体和收费标准的不同有所差异,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费只占垃圾处理成本的20%~40%。


4城市垃圾处理收费中存在的问题


①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完善,标准偏低。截至2005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有432个城市还未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占设市城市总数的65.4%。已实行收费制度的城市,制定的收费标准也大多低于垃圾处理成本。②垃圾处理费收费困难,收缴率低。目前,我国城市的垃圾处理费收缴率普遍较低。即使在广东等垃圾处理费收缴率较高的城市,按现行的征收标准足额征收,所收缴的垃圾处理费也仅能补偿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的40%左右。③收费方式不一,收费成本偏高。④宣传力度不够。在实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过程中,由于宣传不到位,部分公民对环境卫生意识不强,对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不够理解。⑤缺乏统一管理规定,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和使用不规范。


5明确垃圾处理费收取目的要通过收费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征收垃圾处理费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全社会的责任问题。要体现“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要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气氛。要通过垃圾处理收费,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生活垃圾处理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体制来调整,按照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原则,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利于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管理。通过征收垃圾处理费,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


6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措施


6.1深化环境卫生行业体制改革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环卫体制改革的指导,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确保社会公众利益和城市环境效益。


6.2加大垃圾处理收费工作的宣传目前,我国各城市对垃圾处理收费的性质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垃圾处理费收取中的代收、代扣、代缴等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应通过立法等手段,进一步明确垃圾处理收费的性质,便于垃圾处理收费的监督和管理。


6.3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费改革分析,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应按“费”管理而不应按“税”的管理在明确了垃圾处理收费的性质以后,各级政府应加大垃圾收费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划定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根据各方意见,并进行价格听证,最后确定面向居民和单位的收费标准。


6.4建立委托代收和代扣代缴的体系城镇居民可以委托供水、供电公司代收,按每户每月收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委托税务、工商管理部门委托代收;外来人员可由所在单位或其他途径按每人每月扣取。在垃圾收费中,针对如何确定垃圾处理收费的载体,应相互交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可操作的征收方式。


6.5垃圾处理费必须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城区和城区范围内垃圾的清扫、收集、中转运输、处置以及环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6.6加大征收力度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欠缴、拒缴生活垃圾处理费的行为予以处罚,保证垃圾处理收费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6题:

公共政策执行客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目标群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政策目标

D.思想库


参考答案:A

第8题:

公共政策的客体是公共政策所直接作用的对象,包括()和间接客体。

A.政府客体

B.个人客体

C.直接客体

D.企业客体


答案:C

第9题:

公共政策客体


正确答案: 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及政策的目标群体)——三个层面:1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要改变的状态(作为政策问题的社会公共问题)2公共政策执行中直接作用的对象(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被政策行为准则所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团体)3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10题:

由公共政策的客体组成的系统就是政策客体系统。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