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问答题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征兆。

题目
问答题
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征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计划组织方法。


正确答案: (1)阶段计划方法在阶段计划法的应用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阶段划分、完成计划编制工作。1.时间阶段
2.工序阶段
3.任务阶段
(2)滚动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法是根据近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定期发现问题,调整和修订面向未来的中、长期计划的一种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相结合的,由近及远的灵活性计划编制、调整与修订方法。
(3)分解计划方法:分解计划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组织的目标任务进行有规律的分解,从而将涉及面很广,且难以控制的整体计划活动分解为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子计划活动,以便有效地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分解计划法可用于规模宏大和结构复杂的组织的计划制定,它可以使问题变得相对简单,使计划作用更能充分地发挥
途径:
1.按组织结构进行计划分解
2.按任务进行计划分解
3.按指标进行计划分解
(4)综合计划方法:综合计划方法的基点是,从组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调配出发,编制完整的各方面有机联系的网络型计划。对于结构复杂、各部分关联度很大的组织来说,拟考虑采用综合计划的编制方式。
关于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便是企业的制造资源计划。制造资源计划(简称MRPⅡ),是在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而成的一种企业的综合性计划模式和方法。

第2题:

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征兆。


正确答案: (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以致无法把握良好的机会,或者时常造成错误的决策
(2)沟通不良
(3)组织的机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效率低下
(4)缺乏创新精神,开发不出新产品,无法开拓新市场,组织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第3题:

简析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相应变革。


答案:

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变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76年—1829年,实行“赡循制”,共53年,美国建国初期,受地域面积和人口所限,其公务员只是主导国家政治的少数经济精英的一个延伸,政府规模较小,人数较少,且无党派观念。

第二阶段,1829年—1883年,实行“分肥制”,共54年,1829年,美国时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在美国政治体系中引入“分赃制度”,也称“恩赐”。他认为公务员的任命与晋升应取决于其是否站在了“胜利的一方”,同时还认为这种做法可以防止腐败。自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党分肥制这种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的制度成为总统和政党酬谢支持者、录用亲信和控制联邦政府人事部门的工具。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这种做法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当时的美国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区别还不明确,政府的规模与职能也不像后来那样庞大与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新总统通过“封官许愿”,不仅可以协调本党内部的矛盾,加强党内团结,还可以把官员都置于政党的控制之下,进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第三阶段,从1883年开始,实行“功绩制”,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党分肥制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一是在选任官员上任人唯亲,难以满足繁杂行政事务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严重妨碍政府工作效率;二是南北战争以后,美国政府贪污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风气与封官许愿的做法是密不可分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剧烈动荡、激化的社会矛盾和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弊端,最终促成了1883年《彭德尔顿法案》的出台。这标志着以功绩制为核心的美国现代文官制度初步形成。其重要贡献是将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建立政务官和事务官二元制责任体系,把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价值中立确立为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据此,对政府职位按照政务类和事务类进行划分,以民主选举、政党政治来保证民主,由民选获胜的政党任命政务官,确保执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策得以贯彻执行;以政治上保持中立、受过专业训练、具有良好技能的事务官负责政府日常运转,从而保证效率,这些事务官通过竞争考试和择优录用,改变了依靠“品德”和“政治忠诚”为基础的政府人事任命规则,直接扩大了公务员的社会基础,同时保证了公共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进入20 世纪后,随着政府规模扩大与公务员人数增多,公务员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公务员进行科学和有效管理也日益成为一项紧迫任务。1978 年10 月,国会通过了《公务员制度改革法案》,第一次以法律方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应遵循的九条“功绩制”原则。改革的核心是推进按工作表现付酬的“功绩制”,强调利用报酬来刺激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以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率。同时,这次改革创设了一种完全平行于普通公务员制度的高级公务员制度,即在政务官之下、普通公务员之上,建立了一个高级公务员层级。高级公务员跨越了政治与行政的界限,把政治家与官僚,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角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新的“混血儿模式”,强化了总统(执政党)对官僚的控制,有效地提升了政府的回应性,特别是政治回应性。这次改革成为继1883 年《彭德尔顿法案》颁布以来,美国公务员制度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近几届的美国政府公务员发展和完善

1.克林顿政府的“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从1993年到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进行了一场持续8年的“重塑政府”运动,其中包括称为“重塑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务员制度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务员雇用受规则限制且程序繁琐,职位分类和薪酬制度缺乏弹性,绩效管理制度与组织的使命及目标脱钩,行政机构没有自主管理的空间”等问题。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由过程或程序导向转变为结果导向,政府各部门都以对职责及目标所做的贡献来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由集中管理转变为授权管理,给予各部门管理者必要的人事决定权,使扁平化组织有更多自主管理职权;三是由刚性规则管理转变为弹性管理,在简化规则的基础上,联邦政府行政机构及管理者在适用人事规则时具有适度的弹性或灵活性;四是由服从性管理转变为激励性管理,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杠杆,而不是依靠强制服从的控制工具,使被管理者实现工作目标。

2.布什政府的“人力资本战略管理改革”。进入21世纪之后,布什政府推行“总统管理议程”改革方案,力图通过加大实施弹性政策与实验工程,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转型,走向一种以人力资本战略管理为特征的新型公务员制度。
3.奥巴马政府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奥巴马上任伊始,就开展了以简化联邦政府公务员录用程序为核心的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通过进一步改进公务员录用程序和方法,确保联邦政府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同时发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现代化法案》,进一步强调政府跨部门的合作,并为此设定了14个要求政府各部门协作达到的目标。

第4题:

简析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1、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2、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型行政组织文化;3、以“公民导向”为代表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4、以“依法行政”为代表的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

第5题:

简析内部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的关系。


正确答案:(1)内部规模经济的含义。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往往会形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各厂商生产不同于其它厂商的差异产品,行业内厂商的数量及其所生产的差异产品种类与市场规模有关,市场规模大的国家能够容纳的厂商数量多,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也多。
(2)在封闭条件下,每个国家的市场规模都较小,在行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每个国家能够生存下来的厂商数量有限,生产有限的几种差异化产品。
(3)在开放条件下,每个国家都可以向其它国家出口或进口差异化产品,市场规模扩大。一方面,两个国家原有的厂商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取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果;另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生产并出口更多的差异化产品。
(4)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发生在同一个行业内,是产业内贸易。

第6题: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程序有哪些?(重点)


正确答案: 一、征兆有:(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例如市场占有率缩小、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加、顾客意见增多、缺少新产品、新战略等。
(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如决策迟缓、指挥不灵、信息不畅、机构臃肿、管理跨度过大、“扯皮”增多、人事纠纷增加等。
(3)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合理化建议减少,员工的旷工率、病假率、离职率增高等。
二、程序:分为三个大步骤(1)组织结构诊断,包括:①组织结构调查;②组织结构分析;③组织决策分析;4、组织关系分析
(2)实施结构变革,包括:①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企业经营业绩下降、大企业病、员工士气低落。②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改良式变革(对组织结构进行小修补,较常用)、爆破式变革(短期内完成组织结构变革的重大的乃至根本性变革,要谨慎采用)、计划式变革(对改革方案经过系统研究,制定全面规划,然后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实施,如企业组织结构整合等)。③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让员工参与、对员工进行组织变革培训、启用开拓创新人才。
(3)企业组织结构评价。

第7题:

简析我国当代组织文化的走向。


正确答案: 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走向主要体现在:(1)由封闭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开放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2)由人治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法治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3)由集权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参与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4)由全能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分化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5)由管制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

第8题:

试述行政组织变革的主要征兆。


正确答案:(1)行政组织职能膨胀引起与其他社会组织职能的冲突:
A.行政组织侵占了社会中介组织的职权;
B.行政组织侵占了企业等经济组织的职权;
C.行政组织抑制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2)行政组织与国家政治系统中其他组织的职责不顺:
A.党政关系;
B.行政组织与立法组织的关系。
(3)行政组织部门林立、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协调困难:
A.各部门的工作既有重复,又有遗漏;
B.人浮于事,事浮于人;
C.政出多门,秩序混乱。
(4)行政组织上下级间的纵向信息沟通困难,指挥不灵:
A.上级指挥下级不灵;
B.下级情况不能上达。
(5)行政组织内部开拓进取的动力不大,缺乏生机活力,空气沉闷:
A.组织中的总趋势是重视现有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谐,对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问题则漠不关心;
B.重视权力之争,忽视工作进步;
C.因为官职多,当官容易,使机关推动了前进的一大动力;
D.奉行多干事不如少干事的明哲保身的处事态度,害怕多做事导致失误影响晋升。
(6)行政组织与其特定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行政职能。

第9题:

组织变革的征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组织决策周期长,行动迟缓或时常作出错误的决策,贻误时机;
(2)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信息不畅,指挥失灵,效率低下;
(3)职责不清,沟通不良,协调困难,本位主义严重;
(4)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缺勤、旷工和离职率上升;
(5)社会公众的满意度降低,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下降;
(6)组织缺乏创新,难以发展。

第10题:

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动力与征兆。


正确答案:1、动力:现实的组织结构与职工的期望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的扩大,将压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组织必须变革。2、征兆:(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以致于无法把握良好的机会,或者时常造成错误的决策;(2)沟通不良;(3)组织的机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效率低下;(4)缺乏创造精神,开发不出新产品,无法开拓新市场,组织发展处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