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住院医师临床医学

问答题简述麻疹的皮疹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麻疹的皮疹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荨麻疹的特点有

A、皮疹以风团为主

B、发病突然

C、皮疹持续时间长

D、可有恶心、呕吐

E、自觉瘙痒


参考答案:ABDE

第2题:

麻疹的皮疹为

A.红色瘀斑样皮疹
B.红色丘疹
C.红色斑丘疹
D.出血性皮疹
E.荨麻疹样皮疹

答案:C
解析:

第3题:

简述麻疹病毒的生物学特点?


参考答案:麻疹病毒为球形,直径80~120nm,核酸为单股负链RNA,有包膜。包膜刺突的H和F蛋白分别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F蛋白还可引起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在感染的细胞核内或浆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病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抵抗力弱,对紫外线及脂溶剂敏感。

第4题:

简述麻疹的皮疹特点。


正确答案:麻疹的皮疹特点是:3~5病日出现斑丘疹,自耳后向颈及全身发展,手、足、心见疹,初为淡红色,稀疏,疹间皮肤正常,逐渐增多,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全身症状加重。出疹3~5日后,全身情况迅速改善,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逐渐消退,并留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第5题:

试比较麻疹与水痘出疹期皮疹的特点及症状?


正确答案:(1)麻疹发病3-4天后开始出现典型皮疹,从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2~5天遍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呈充血性,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高峰期皮疹增多,部分融合,成暗红色。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左右,精神萎靡,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咳嗽频繁,结膜充血,面部浮肿,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肺部可闻湿性啰音,X线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侵润病变。出疹期约为3~5天。
(2)水痘皮疹先见于头部及躯干部,头部.躯干部密集而四肢皮疹散在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在经数小时后成为疱疹。疱疹为椭圆形,壁薄,周围有红晕,疱疹液透明,数小时后液体变浑浊。皮疹处常伴瘙痒。1—2天后疱疹从中开始干枯和结痂,1周左右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水痘皮疹是分批、连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因此在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部分病人皮疹也可发生于口腔、咽喉、结膜和阴道粘膜,破溃后形成溃疡。

第6题:

下列符合川崎病皮疹特点的是

A:呈对称性
B:荨麻疹样皮疹
C:可有水疱
D:以环形红斑多见
E:呈离心性

答案:B
解析:
在发热时或发热后不久可出现皮疹,呈向心性,最常见为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其次为深红麻疹、斑丘疹,无水疱或结痂。

第7题:

试述麻疹、流脑、伤寒、猩红热的皮疹备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麻疹:发热第3~4天后出皮疹,开始为斑丘疹,淡红色至鲜红色。压之退色,重者压之不退色。皮疹常从后发际开始,渐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3~5天达高峰,经1~2周消失。出皮疹前,90%以上病人出现颊粘膜部位的麻疹粘膜疹。
流脑:高热败血症期出现皮疹,少数病人先有玫瑰疹,但迅速转为淤斑、淤点。多数病人开始出现即为淤点、淤斑.病情严重者皮疹形状不一,颜色鲜红,后变紫红,但不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散布在腰臀、胸腹;下肢也可见。
伤寒:发热后第5天出疹,为淡红色小斑丘疹,称玫瑰疹,压之退色。多在2~4天内消失。
猩红热:发热后第2天出疹。皮疹常开始于耳后、颈部与上胸部,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是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基础上密集均匀散布的充血性斑疹,少数病人可有带小脓头的"粟粒疹",严重中毒者可有出血性皮疹。出疹同时皮肤瘙痒。皮疹多于48小时达高峰,2~3日退尽,重者可持续1周。

第8题:

麻疹的皮疹特点包括( )

A、淡红色斑丘疹

B、压之退色

C、大小不等

D、形成水疱

E、皮疹退后有大量脱皮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简述疥疮皮疹特点。


正确答案: 疥疮是由人型疥虫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其传染性很强。
其皮疹特点是:皮疹主要为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和结痂。水疱常见于指缝。结节常见于阴囊、少腹等处。

第10题:

简要病史:女性,3岁,发热4天,伴皮疹1天。初步诊断:麻疹。请简述现病史?


正确答案: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热的温度,体温为骤然上升还是缓慢升高,发热有无规律性;
2)皮疹的出疹顺序,是否突出皮面,皮疹的大小,压之是否退色;
3)发病的诱因;
4)是否有寒战、咳嗽、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出血等伴随表现;
5)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改变。
(2)诊疗经过
1)发病后有无进行过相关检查,结果如何;
2)有无进行相关治疗,疗程和疗效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