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

单选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类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营养防治原则中,关于脂类摄入量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 控制总脂肪的摄入量B 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C 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D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E 限制磷脂的摄入量

题目
单选题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类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营养防治原则中,关于脂类摄入量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

控制总脂肪的摄入量

B

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C

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D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E

限制磷脂的摄入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类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营养防治原则中,关于脂类摄入量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控制总脂肪的摄入量
B.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C.限制磷脂的摄入量
D.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E.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答案:C
解析:

第2题: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食中脂肪的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成人每日脂类的摄入量约在50g,应占膳食总热量的()。

A.10~15%

B.5~20%

C.20~25%

D.25~30%


正确答案:C

第4题:

脂类物质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摄入过多的脂类物质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只有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膳食中脂肪摄人量以占总能量20%-25%为宜,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总能量的10%,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人,保持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l:1,这样就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5题:

简述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 ①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正相关。
②膳食中含饱和脂肪酸、长链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可升高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性。
③增加膳食胆固醇水平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
④不饱和脂肪酸(单、多)、磷脂可降低血脂,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第6题:

成人每日脂类的摄入量约在50克,应占膳食总热量的()%。


正确答案:20-25

第7题:

低脂膳食为了限制膳食中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克或酱油()毫升。


正确答案:3;15

第8题: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类是A.甘油三酯B.胆固醇C.HDLD.LDLSX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类是

A.甘油三酯

B.胆固醇

C.HDL

D.LDL

E.VLDL


正确答案:C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脂质来源于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磷脂和载脂蛋白B的浸润。特别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近年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HDL可通过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机制清除动脉壁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此外HDL还有抗氧化作用,防止LDL的氧化,并可竞争性抑制LDL与内皮细胞的受体结合而减少其释放。因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类是HDL。

第9题: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脂类物质的摄入量包括()。

  • A、膳食脂肪供能比为20%~30%
  • B、ω-6:ω-3=4~6:1
  • C、DHA和亚油酸
  • D、胆固醇的摄入量小于300mg/d
  • E、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要小于总能量的10%

正确答案:A,B,D,E

第10题:

简述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孕妇能量、蛋白质、脂类参考摄入量?


正确答案: (1)能量:孕妇自中期,妊娠4个月开始每日增加能量0.84MJ(200Kcal)。
(2)蛋白质:妊娠早期(妊娠12周末以前)每日增加5g,妊娠中期第(妊娠第13-27周末)每日增加为15g,妊娠晚期(妊娠第28周以后)每日增加20g,要求1/3以上为优质蛋白质;
(3)脂类:要求孕妇膳食脂肪占总热能以25%-30%为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