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根据旋毛虫的生活史特点,试述旋毛虫病的临床过程及急性期临床表现

题目
问答题
根据旋毛虫的生活史特点,试述旋毛虫病的临床过程及急性期临床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能在人体内完成生活史的全部过程的蠕虫是

A、旋毛虫

B、猪带绦虫

C、微小膜壳绦虫

D、丝虫

E、牛带绦虫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一头生猪,屠宰时疑患旋毛虫病,请兽医检验,根据旋毛虫幼虫寄生特点,兽医通常从以下哪个部位取样

A.咬肌

B.臀肌

C.深腰肌

D.膈肌

E.舌肌


正确答案:D

第3题:

试述形成“阳胜则阴病”与“阴胜则阳病”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皆为阴阳偏胜病机发展的必然趋势。“阳胜则阴病’’是因阳热亢盛过久,对阴气制约太过而致阴津耗损。临床上在出现热象的同时,还会出现伤津的表现,如口渴、小便少、大便干燥等症,但其病变矛盾主要方面仍是阳盛,久之导致津液大伤,阴精亏损,从而转化为实热兼阴亏病证或虚热病证。“阴胜则阳病’’则是阴寒内盛,久则必伤阳气。临床表现除阴盛实寒证外,常同时伴有机体生理功能减退,产热不足的阳虚征象,如面色觥白、溲清便溏等症。其病机仍是阴偏盛的实寒为主。

第4题:

旋毛虫引起的临床表现与其生活史密切相关的是()

  • A、临床症状轻重与感染虫量呈正相关
  • B、潜伏期长短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 C、急性期是由成虫引起
  • D、早期幼虫在小肠引起消化道症状
  • E、恢复期为成虫期所致症状

正确答案:A

第5题:

详述旋毛虫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旋毛形线虫的发育比较特殊,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被虫体寄生的动物先为终末宿主,后变为中间宿主,虫体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则必须更换新的宿主。
旋毛形线虫通常寄生于猪、人和鼠类。当宿主吞食了含有活旋毛形线虫幼虫包囊的肌肉后,即被感染。数小时后,经胃液和肠液的消化作用,幼虫多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自囊内逸出,并钻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部黏膜,经2昼夜的发育即变成成虫。雌雄虫体即开始在黏膜内进行交配,交配后的雄虫不久即死去,雌虫钻入肠腺或黏膜下的淋巴间隙中发育,并开始在黏膜中产幼虫。新产出的幼虫随血流到全身各处肌肉、组织和器官,但是只有到达横纹肌的幼虫才能继续发育并成长。幼虫多寄生于活动量较大的肋间肌、膈肌、舌肌和嚼肌中。幼虫在感染后第17~20d开始蜷曲盘绕起来,其外由被寄生的肌肉细胞形成包囊,常有2.5个盘圈,此时即有感染能力了。此类幼虫如被另一宿主食下即再如上所述,开始下个生活史。

第6题:

一头生猪,屠宰时疑患旋毛虫病,请兽医检验,根据旋毛虫幼虫寄生特点,兽医通常从以下哪个部位取样


正确答案:D
旋毛虫幼虫主要寄生在动物的膈肌、舌肌、心肌、胸大肌和肋间肌等,以膈肌最为常见。因此,检验时取膈肌脚部的肌肉。

第7题:

旋毛虫病的病源为旋毛虫,它分布于世界各地,仅有几种哺乳动物感染旋毛虫。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比较蛲虫、钩虫、丝虫及旋毛虫的结构及生活史的异同。


参考答案:
①人蛲虫成虫体细小,乳白色,似白线头状,前端具翼膜。雌虫长9mm~12mm,雄虫2mm~5mm。寄生在人的盲肠、结肠、直肠等部,虫体前端钻入肠粘膜,吸取营养。蛲虫为直接感染,儿童感染率特别高,雌虫在午夜时爬出肛门产卵,致使肛门奇痒,影响睡眠。雌虫在宿主体内生活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②钩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大多生活1年左右,也有生活5—6年以上者。虫体小,雌虫长lOmm~13mm,雄虫8mm~llmm;口囊发达,腹侧有内外2对钩齿,背侧有一对三角形齿板;雄虫尾端具交合伞,其背肋小枝有3个分叉。钩虫以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肠粘膜及血液为食,可使人便血、贫血、肠溃疡等,危害严重。雌虫每日排卵在2万个以上,卵在潮湿土壤中发育,经杆状蚴及丝状蚴两期幼虫,脱2次皮。丝状蚴直接钻人人体,经血液或淋巴,过心、肺,再由气管到咽,后人胃抵肠,脱皮,吸附于肠壁,经3~4周,再脱皮,发育为成虫。
③斑氏丝虫寄生在人的淋巴系统,雌虫长约75mm,雄虫40mm许,可引起组织增生,使下肢、阴囊等处畸形发展,形成“象皮病”。雌雄虫交配,胎生幼虫称微丝蚴。体弯曲,长200μm一300μm,体外有一鞘膜,内充满细胞核。微丝蚴在人体内可生活2周以上,白天在内脏血液中,夜间则移至体表血液内。按蚊及库蚊等为其中间宿主,在蚊体内约经10—17天即可发育成感染期微丝蚴,再传给健康人。
④旋毛虫成虫体小,向前端渐细。雌虫长3mm~4mm,雄虫不及2mm。人、猪、鼠为其宿主,寄生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前部,成虫附着肠壁。雌雄交配后胎生幼虫,长仅100μm,经血液、淋巴,分布到身体各处,只有在横纹肌中才可继续发育生长。虫体卷曲,迅速增长,一般长lmm,可形成一囊胞,直径为250μm~500μm左右,内含1~2条幼虫。经6—7个月后,囊胞开始钙化,幼虫在内生活可达数十年。成熟囊包被宿主吞食而被感染。幼虫脱皮4次,发育为成虫。(应列表比较)

第9题:

详述旋毛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正确答案:旋毛形线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动物疫源性寄生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哺乳动物之间广泛的传播,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旋毛形线虫的宿主动物种类繁多,这些动物分布又广泛,因而使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二是肌肉包囊中幼虫的抵抗力很强。三是因猪和鼠都是杂食动物,一般认为感染旋毛虫的猪,多好吞食死鼠。有些动物,如犬在本病的流行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犬的活动范围大,不少地区犬旋毛虫的感染率都很高。犬与人的关系密切,犬肉又为人的重要食品,因而,猪、鼠、犬及人之间相互传播旋毛虫病在流行病学上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还证实,许多野生动物的旋毛虫感染率远比猪、鼠、犬、猫还要高。人感染本病主要和食肉习惯有关,尤以少数民族地区喜食生肉,内地人涮狗肉等,易造成感染,有时可通过菜板机械性传播。我国云南、西藏发生的病例,主要是吃生食所造成的。

第10题:

关于旋毛虫病的治疗,错误的是()

  • A、首选甲苯咪唑
  • B、急性期可应用镇静剂
  • C、阿苯达唑优于甲苯达唑
  • D、阿苯达唑对各期旋毛虫均有杀虫作用
  • E、应注意郝氏反应发生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