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试述《金匮》对痉病的辨证施治。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金匮》对痉病的辨证施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医诊治的主要原则是

A.因病施治
B.辨证施治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因人施治

答案:B
解析: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特有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故选B。

第2题:

试述气血合病的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气血合病的辨证,应分清虚实。虚证有气血亏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实证有气滞血瘀等。气血亏虚证治以补气养血,八珍汤加减。气随血脱证治以补气固脱,独参汤加减。气滞血瘀证治以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加减。

第3题: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正确答案:C

第4题:

试述《金匮》对痉病的辨证施治。


正确答案: 本篇论述痉病的证治主要有三种情况:柔痉、欲作刚痉、阳明里热成痉。三者存在共同的病机,即邪伤筋脉,津液不足,筋脉失养而拘急不舒。其治法虽有微汗和泻下之不同,但其目的均以祛除病邪,固护津液为主。柔痉的病机为外感风邪,津液不足,邪伤筋脉,又营卫不和所致。症见发热汗出、身体强几几、脉反沉迟;治以调和营卫、清热生津疏筋;方用栝蒌桂枝汤,即桂枝汤加栝蒌根。欲作刚痉的证治,指痉病发作初起或将要发作,病机为风寒表实,邪伤筋脉,津液不足或输布不利所致。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小便不利,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治以发汗解肌、生津疏筋;方用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成。里热成痉多为外感邪气不解而入里化热,伤津动风所致,症见壮热息高、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治当攻下实热,急下存阴,方用大承气汤,当得下止服。

第5题:

试述女劳疸的辨证施治。


正确答案: 女劳疸的病因为房劳过度;其病机是肾亏瘀热内蕴;证候有额上黑,少腹满,手足中热,自汗,身黄,小便自利;治法为(女劳疸兼瘀血)消瘀化湿;方用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

第6题: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辨证论治和天人相应
B:辨病施治和整体观念
C:整体观念和配伍用药
D: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E:辨病施治和辨证论治

答案:D
解析:

第7题:

辨证施护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项()

  • A、辨证护理
  • B、辨病护理
  • C、临症施护
  • D、辨症护理
  • E、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辨证论治和天人相应

B.辨病施治和整体观念

C.整体观念和配伍用药

D.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E.辨病施治和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D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第9题:

试述《金匮》对肝虚证的具体治法。


正确答案:《金匮》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具体说明肝虚证的治法。肝虚之证,多为肝之阴血不足,除直补本脏外,还应根据五行相生方面来养肝体,酸入肝,肝虚当补之以本味,故补用酸。焦苦入心,因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而且肝虚易受肺金之侮,助心火可制约肺金。甘药调和脾土,目的在于补土制水以助火,从而制金防其侮肝木;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另外,酸甘相合,又可化阴以养肝体。说明治疗肝虚证不仅要补肝之本脏,且要从相生方面滋养肝体。这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世根据酸甘焦苦合用的原则,选用芍药、五味子、当归、丹参、地黄等药,配以炙甘草、淮小麦、大枣之属来治疗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舌光红,脉弦细之肝虚证,有较好的疗效。

第10题:

试述积聚的辨证施治。


正确答案:聚证
1.肝气郁滞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兼见肝郁气滞的证候表现,舌质淡红,苔薄,脉弦。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消聚。方剂为发作时以木香顺气散加减,缓解时用逍遥散。
2.食滞痰阻腹胀或痛,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则胀痛加剧,兼见食滞痰阻的证候表现,舌苔厚腻,脉弦滑。治宜行气化痰,导滞通腑。方用六磨汤。
积证
1.气滞血阻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兼见气滞血瘀的证候表现,舌质青紫,舌苔薄,或见瘀斑,脉弦。治宜理气活血,通络消积。方用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2.瘀血内结腹部肿块明显,硬痛不移,兼见瘀血内停的证候表现,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涩。治宜祛瘀软坚,调理脾胃。方用膈下逐瘀汤为主,兼服六君子汤。
3.正虚瘀结积块坚硬,疼痛加剧,兼见正虚瘀结的证候表现,舌质淡紫,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治宜大补气血,化瘀散结。方用八珍汤合化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