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的处理原则?


答案:麻药毒性反应的的处理原则为:(1)立即停止给药;(2)面罩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3)镇静和控制惊厥;(4)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5)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第2题:

简述涂料桔皮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涂装时涂料的粘度过大或过小;喷涂时重枪,喷涂过厚(湿碰湿喷涂遍数多);喷枪口径过大;空气压力大小不适宜;枪件距离太近;底涂层不干就涂面层;使用挥发分大的涂料;加入催化剂过量的涂料等。另外就是干燥原因。
防治方法:复合涂膜间的涂料及稀释剂应配套使用;挥发分高的涂料要掌握涂装温湿度的要求;严格执行涂料工艺中规定的操作方法、工艺参数;涂料粘度的调制要执行工艺规定,冬季温低时粘度要稍大,夏季温度高时应稍小。

第3题: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


答案: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1)中枢神经系统:通常是抑制作用,但中毒时多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初期为眩晕、烦躁、肌震颤,进一步发展为神志错乱及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最后转入昏迷、呼吸麻痹。(2)心血管系统:有直接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性减弱、不应期延长、传导减慢及血管平滑肌松弛等。中毒初期血压上升及心率加快,以后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传导阻滞直到心搏停止。

第4题:

简述失光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产生原因:
1)配料时加入的溶剂、稀释剂不当,质量不好;
2)稀释剂与催干剂加入量过多,造成涂膜表面干燥过快而失光;
3)溶剂的强弱与成膜物质不配套。
防治方法:
1)退回涂料生产厂,调换涂料;
2)将同品种同颜色的涂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充分搅拌、调整后使用;
3)加入同类型的清漆,充分搅拌调整后使用。

第5题: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毒性反应的原因
①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量
②误入血管内
③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或局麻药液内未加肾上腺素
④病人体质衰弱等原因而耐受力降低。
2、防治方法:
①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和最低有效浓度的原则
②注射局麻药前须反复进行回抽试验,无气、无血、无脑脊液后方可注射
③有时局麻药可与肾上腺素合用。

第6题: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


答案: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有:(1)一次用量超过限量;(2)药物误入血管;(3)注射部位对局麻药的吸收过快;(4)个体差异对局麻药的耐受力下降。

第7题:

简述涂料产生沉淀与结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涂料产生沉淀与结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1)所用燃料或体质颜料因研磨不细、分散不良、密度大等因素促使沉淀与结块产生。对此,可将沉渣研磨和分散后再利用。
(2)因贮存时间过长,尤其是长期静放产生沉淀和结块。对此,可以通过缩短贮存周期来预防。
(3)因颜料与漆基间产生化学反应,或相互吸附生产固态沉淀物。对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颜料盒漆基、添加防沉淀剂或润湿悬浮剂来防治。

第8题: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预防措施。


答案:预防措施:(1)使用局麻药的安全剂量;(2)在局麻药液中加入血管收缩药,延缓吸收;(3)注药时注意回吸,避免血管内意外给药;(4)警惕毒性反应先兆,如突然入睡、多语、惊恐、肌抽搐等;(5)麻醉尽量纠正病人的病理状态,如高热、低血容量、心衰、贫血及酸中毒等,术中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第9题:

简述强心苷的毒性反应及防治。


正确答案: 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眩晕、头痛、失眠、谵妄,黄视症、绿视症等视色障碍及视力模糊等;心脏毒性反应表现为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
防治:防止高钙、低钾、低镁及缺氧等诱发中毒因素,对中毒者应补钾、使用地高辛抗体Fab片断,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用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等。

第10题:

简述土地盐渍化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正确答案: 中国西北地区:
①含盐分的地表水以地面蒸发消耗为主;
②盐分被水带入湖泊和洼地,渗入地下,随毛细作用上升地表;
沿海地带:海水入侵或海岸的退移平原地区:河床淤积抬高或修建水库,使沿岸地下水位升高
影响因素:干旱气候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外界因子;地形地貌也影响盐渍化程度。
人为因素:灌溉用水管理不善
防治对策:
1.水利改良
采取水利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途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渠道防渗、防漏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地下水抬升;
2.生物改良;
3.化学改良;
4.改良盐碱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空气、水分状况,增强有益微生物活动,提高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