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医学高级)

问答题简述输血中溶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输血中溶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取决于活性介质的作用:①作用于皮肤可有红肿、荨麻疹;②作用于呼吸道可出现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③作用于消化道可有呕吐、腹痛、腹泻等;④严重者因缓激肽过多可发生心血管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防治原则:①肾上腺素及阻止活性介质释放;②拮抗活性介质的作用;③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⑤维护重要生命器官功能。

第2题:

输血中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输入了异型血。
(2)输入了变质血。
(3)Rh因子所致溶血。
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2)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3)将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
(4)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5)碱化尿液: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插入导尿管,检测每小时尿量;作好记录。
(7)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8)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第3题:

简述四环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四环素的不良反应有:(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涨、腹泻等,这是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造成的,宜饭后服药或与食物同服。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是长期应用四环素类药所致。
  常见的二重感染为①真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表现为鹅口疮、肠炎,可用抗真菌药治疗。
  ②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可引起剧烈腹泻,从而导致失水、休克并有生命危险,此时应立即停药,并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孕妇、乳母及八岁前的儿童禁用此药。
  (4)肝、肾毒性,长期或大量应用会引起肝、肾损害,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5)可引起药热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第4题:

简述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正确答案: 反应强烈程度取决于抗体效价、输血量、溶血程度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腰痛、头痛、胸前区紧迫感、寒战、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在全身麻醉状态下,主要症状为血红蛋白尿、创面严重渗血以及低血压。大量溶血时还有贫血及黄疸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显示: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血红蛋白阳性,高胆红素血症,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下降,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凝血功能、肾功能异常。
治疗①一旦怀疑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血型和重新进行交叉配血试验;②保护肾功能,维持尿量>75ml/h:方法是在充分补液的基础上,使用利尿剂(甘露醇、呋塞咪、利尿酸钠等);③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40~70mmol/70kg,使尿液pH≈8,可防止游离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④维持血容量,防止低血压:可输注AB型血浆、代血浆、生理盐水和葡萄糖,一般不应冒险输血,必须输血时,以三洗红细胞或同型新鲜血为首选,以纠正溶血性贫血和补充凝血因子;⑤激素治疗(地塞米松5~10mg);⑥抗休克治疗:除多巴胺外,一般不使用其他血管收缩剂;⑦防治DIC://肝素、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实施换血疗法。

第5题:

简述涂料产生沉淀与结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涂料产生沉淀与结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
(1)所用燃料或体质颜料因研磨不细、分散不良、密度大等因素促使沉淀与结块产生。对此,可将沉渣研磨和分散后再利用。
(2)因贮存时间过长,尤其是长期静放产生沉淀和结块。对此,可以通过缩短贮存周期来预防。
(3)因颜料与漆基间产生化学反应,或相互吸附生产固态沉淀物。对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颜料盒漆基、添加防沉淀剂或润湿悬浮剂来防治。

第6题:

简述红霉素抗菌特点、抗菌机制和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稍广,对阳性菌及某些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效,属于抑菌剂,作用机制为抑制敏感菌蛋白质合成。不良反应为:
①局部刺激,胃肠反应及血栓性静脉炎等,饭前后一小时服药为宜。
②肝损害,依托红霉素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等,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第7题:

简述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溶血反应的急救。


正确答案: 溶血反应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开始阶段: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患者表现为头胀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等;
2.中间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3.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阻塞肾小管,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症状,表现为少尿、无尿,严重者可致死亡。
溶血反应的急救一共有四个步骤:
1.首先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重新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2.保护肾脏:可行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在双侧肾区进行热敷,以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3.碱化尿液: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使尿液碱化,增加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以减少结晶,防止阻塞肾小管;
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一旦出现尿少、无尿,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如出现休克症状,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抗休克抢救。

第8题:

简述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强心苷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失眠等及黄视、绿视症等;
  (3)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心动过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中毒的防治:(1)明确停药指征及时停药;
  (2)避免各种诱发中毒的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和缺氮等。中毒的治疗: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应采用钾盐、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等药物治疗:出现缓慢型心津失常或传导阻滞者用阿托品,严重中毒者可用地高辛抗体的Fab片段。

第9题:

简述青霉素不良反应表现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不良反应表现为:
1.刺激性:中枢刺激症状如头痛、肌震颤、呕吐等,局部刺激症状如硬结或红肿、剧烈疼痛。
2.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粘膜和血清样过敏,重者表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防治措施为
①详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禁用。
②皮试:初次用药或停用3日后均做皮试。
皮试方法:在前臂内侧区皮内注射青霉素0.05-0.1ml(浓度为100-200U/ml),20分钟后观察,若局部出现红肿或有伪足,其直径超过1cm为阳性反应。
3.抢救: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方法为迅速肌内或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5-1.0ml,也可用1mg药加入葡萄糖静滴,可配合吸氧、人工呼吸、升压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措施。
4.应用青霉素类药需临用时配制,一般不采用局部给药。

第10题:

简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毒性反应的原因
①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量
②误入血管内
③作用部位血供丰富,未酌情减量,或局麻药液内未加肾上腺素
④病人体质衰弱等原因而耐受力降低。
2、防治方法:
①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和最低有效浓度的原则
②注射局麻药前须反复进行回抽试验,无气、无血、无脑脊液后方可注射
③有时局麻药可与肾上腺素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