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太阳病篇中有哪些以心下痞为主症的证候?其病机和证治有何不同?

题目
问答题
太阳病篇中有哪些以心下痞为主症的证候?其病机和证治有何不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恶风寒、脉浮、头痛为主要证候表现的是()

  • A、太阳病证
  • B、少阳病证
  • C、阳明病证
  • D、少阴病证
  • E、厥阴病证

正确答案:A

第2题:

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同属脾胃不和,升降失调节器,寒热错尽可能的病证。三者均有心下痞满,心烦呕逆,腹中雷鸣,下利之黄症。治疗都以平调寒热,和胃消痞为治法。但半夏泻心汤证重点有于胃气上逆,故呕逆为其辨下关键,治疗当以和中降逆消痞。生姜泻心汤证,重点在胃虚食滞,水饮内盛,故以干噫食臭为辨证要点,治疗当以和胃消痞,宣散水气。甘草泻心汤证,偏重脾虚肠寒,故以下利日数十次,完谷不化为主证,治疗重在温中健脾以止利。

第3题: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有()。

A、阳明少阳合病,以少阳证为主者

B、三阳证见,以少阳证为主者

C、少阳病误下,柴胡证不罢者

D、阳明兼少阳病,阳明里实未成者

E、少阳病邪结偏里,心下痞硬者


答案:ABCD

第4题:

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麻杏甘石汤证病变重心在邪热壅肺,故其辨证要点为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病机为邪热壅肺。治法为清热宣肺,降气平喘。方用麻杏甘石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内容见前。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可见汗出而喘。
其鉴别要点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而喘,无有里热,而有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等表证,故治在调和营卫,下气定喘:麻杏甘石汤证为汗下后邪热内传、热壅于肺而喘,因里热盛,故有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等,而无表证,治疗重点在于清宣肺热。

第5题: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均治“四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当归四逆汤、四逆汤、四逆散三方均以“四逆”命名,主治证中皆有“四逆”症状,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却迥然有别。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肘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临证当详细辨明。

第6题:

下列表里同病,何证应当先治里后治表()

  • A、热痞兼表证
  • B、太阳蓄血重证
  • C、白虎汤证表未解
  • D、少阴病,反发热

正确答案:D

第7题:

结胸证的主要病机是(),其治法当以()为主。


正确答案:有形痰水凝结于胸膈;攻逐破结

第8题:

以恶风寒、脉浮、头痛为主要证候表现的是

A.太阳病证
B.少阳病证
C.阳明病证
D.少阴病证
E.厥阴病证

答案:A
解析:
太阳病证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风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第9题:

温病下焦肝肾病变和邪在血分,其病机与证候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下焦肝肾的病变为热伤肝肾之阴,邪少虚多之候,属虚证。其中足少阴肾的病变,其病机为热邪久留,肾阴耗损,证见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脉虚神倦等。足厥阴肝的病变,其病机为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证见手指蠕动,甚或瘛疭,神倦肢厥,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等。邪在血分,属实证。病机为热盛动血,热瘀交结。证见身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神昏谵狂,躁扰不安,舌深绛。

第10题:

《伤寒论》阳虚水气有哪些证候类型?分述各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剂。


正确答案:《伤寒论》中比较典型的阳虚水气证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心阳虚,水停下焦证:见于65条。由太阳病误治损伤心阳,失于温煦,寒水停于下焦所致。临床以脐下动悸,欲作奔豚,伴心悸气短,小便不利,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
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②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67条。由于太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温运失司,则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沉而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化饮利水。
③胃阳虚弱,饮停中焦证:见于356条。由胃阳虚弱,饮水过多难以输化,而水饮停蓄于胃中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④肾阳虚弱,水饮内停证:见于82、316条。由太阳病发汗不当,损伤肾阳、或少阴肾阳虚弱,温煦失司,水饮内停所致。临床以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头眩心悸,腹痛下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浮肿,舌淡苔白滑,脉沉微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真武汤温肾阳,利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