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问答题简述煮沸消毒的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煮沸消毒的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煮沸消毒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消毒前将要消毒的器械和物品(耐煮沸的物品)洗净,分类包好,并做标记

B.放在煮沸消毒锅内或其他容器内煮沸,水沸后保持15~30分钟

C.消毒好的器械按分类有秩序地放在预先灭过菌的有盖盘(或盒)内

D.金属注射器消毒时,可以不用拔出针芯,只须用纱布包裹进行煮沸消毒


正确答案:D

第2题:

关于煮沸消毒,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煮沸消毒一般不用于灭菌

B、消毒时间应从冷水开始计时

C、煮沸过程中不应加入新的消毒物品

D、一次消毒物品应少于盛装容器容量的3/4


参考答案:B

第3题:

简述手术区消毒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1.彻底消毒,保护相邻器官。2.使用消毒液擦拭皮肤时,需稍用力涂擦。3.碘酊液不可浸蘸过多,以免消毒时药液流向被检查者其他部位造成皮肤脱碘不净而引起烧伤。4.皮肤消毒时,应用两把无菌敷料钳分别夹持碘酊、乙醇纱球,以免消毒过程中污染。使用后的敷料钳不可放回器械台上。5.采用碘伏皮肤消毒,应涂擦两遍,作用时间3分钟。6.在消毒过程中,消毒者双手不可触碰手术区或其他物品。7.消毒过程中床单明显浸湿,应更换床单或加铺一层干的布单后再铺无菌巾,以免术中被检查者皮肤长时间接触浸有消毒液的床单,造成皮肤灼伤,婴幼儿手术尤其注意。8.注意腋下、脐、会阴等皮肤皱褶处的消毒。9.实施头面部、颈后入路手术时,应在皮肤消毒前用防水眼贴保护双眼,防止消毒液流入眼内,损伤角膜。

第4题:

简述强化清洁与消毒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具体参照<隔离技术规范> 执行。
2.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
3.对感染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参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4.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并关注引发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表面的污染情况。

第5题:

简述甲醛熏蒸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按照每立方米甲醛(40%)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计算用量。将甲醛倒入盛有高锰酸钾的容器内。不同情况用量有所不同,但比例为2:1。
(2)盛药容器要大、耐热、耐腐蚀:一般用陶瓷或玻璃容器,因为高锰酸钾和甲醛都具有腐蚀性,且混合后反应剧烈,释放热量。
(3)房间要密闭:这样熏蒸效果才会好。
(4)容器应尽量靠近门,以便操作人员迅速撤离;先将温水倒入容器内,后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再加入甲醛;加入甲醛后人立即离开,密闭房间。
(5)消毒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6)消毒后要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第6题:

使用毫针的注意事项有( )。

A.无菌观点

B.蒸汽灭菌

C.煮沸灭菌

D.药液消毒

E.传统消毒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毛巾可以用()方法消毒。

A.日晒法

B.煮沸、蒸汽或化学消毒

C.化学消毒

D.煮沸、蒸汽


正确答案:B

第8题:

简述煮沸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消毒前物品刷洗干净全部浸没水中放置合适;(2)根据物品性质决定放入水中的时间;(3)注意水的沸点影响消毒时间;(4)采用增强杀菌作用的方法;(5)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4h。
(1)消毒前物品刷洗干净,全部浸没水中,放置合适;(2)根据物品性质决定放入水中的时间;(3)注意水的沸点影响消毒时间;(4)采用增强杀菌作用的方法;(5)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4h。

第9题:

简述煮沸消毒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 适用于金属、玻璃制品、餐饮具、织物或其他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
使用方法:将待消毒物品完全浸没水中,加热水沸腾后维持≥15min。

第10题:

简述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80%(体积比)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2、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