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填空题常用来分离血浆蛋白质的方法有()、()、()。

题目
填空题
常用来分离血浆蛋白质的方法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血浆置换的基本方法中不包含()

  • A、间断式离心血浆分离法
  • B、连续式离心血浆分离法
  • C、免疫吸附
  • D、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
  • E、膜式血浆分离法

正确答案:C

第2题:

污染物质常与血液中的血浆蛋白质结合。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蛋白质药物按分子大小分离提取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凝胶过滤法、膜分离、离心。

第4题:

根据溶解度不同,蛋白质有几种分离纯化方法。


正确答案: 利用蛋白质溶解度的差异是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溶剂的介电常数和温度等。
1)等电点沉淀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单纯使用此法不易使蛋白质沉淀完全,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2)盐析沉淀中性盐对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一定浓度的中性盐可破坏蛋白质胶体的稳定因素而使蛋白质盐析沉淀。盐析沉淀的蛋白质一般保持着天然构象而不变性。有时不同的盐浓度可有效地使蛋白质分级沉淀。通常单价离子的中性盐(NaCl)比二价离子的中性盐[(NH42SO4]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要小。
3)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中,蛋白质分子间极性基团的静电引力增加,而水化作用降低,促使蛋白质聚集沉淀。此法沉淀蛋白质的选择性较高,且不需脱盐,但温度高时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故应注意低温条件。一般在0~40℃之间,多数球状蛋白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0~50℃以上,多数蛋白质不稳定,并开始变性。因此对蛋白质的沉淀一般要求低温条件。

第5题:

色谱方法共分几类?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原理


正确答案: 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第6题:

常压蒸馏是一种简单的蒸馏方法,用来分离受热不发生分解或沸点不太高的液体物质。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沉淀: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2、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3、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层析: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pH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故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如阴离子交换层析,含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B.分子筛,又称凝胶过滤。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滞留时间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孔内而径直流出。
5、超速离心:既可以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蛋白质因其密度与形态各不相同而分开。

第8题:

蛋白质类药物分离提取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1)沉淀法(盐析、有机溶剂、等电点);
(2)按分子大小分离(超滤、透析、层析、离心);
(3)电荷(离子交换、层析、电泳、等电聚焦);
(4)亲和层析法(酶与底物、抗原与抗体、激素与受体)。

第9题:

色谱方法共分几类?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按溶质分子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机理不同,色谱分离可大致分成如下5大类: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
(2)根据固定相的形状不同,色谱分离技术可分为柱色谱分离、纸上色谱分离、薄层色谱分离。
(3)根据流动相的物态不同,色谱分离技术可分为气相色谱分离、液相色谱分离、超临界色谱分离。
(4)根据操作压力不同,色谱分离技术不同可分为低压色谱分离、中压色谱分离、高压色谱分离。

第10题:

蛋白质分离的常用色谱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免疫亲和色谱、疏水色谱、离子交换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