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笔试--临床医学

单选题患者女,12岁。3周前曾"感冒",近日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体温37℃,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6×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50个,幼稚型30%,采用哪种治疗()A DA方案化疗B 司坦唑醇口服C 脾切除D 输新鲜血浆E 糖皮质激素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12岁。3周前曾"感冒",近日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体温37℃,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6×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50个,幼稚型30%,采用哪种治疗()
A

DA方案化疗

B

司坦唑醇口服

C

脾切除

D

输新鲜血浆

E

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3周前有上感史,近日有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而幼稚型增多,故可诊断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ITP首选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为泼尼松。脾切除为ITP的二线治疗。脾切除的适应证为: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糖皮质激素维持量>30mg/d;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故答案选E。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12岁,3周前曾感冒,近日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体温37℃,肝脾不大,Hbl20g/L,WBC6×109/L,PLT2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50个,幼稚型30%。采用哪种治疗

A.DA方案化疗

B.康力龙口服

C.脾切除

D.输新鲜血浆

E.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E

第2题:

患者女,50岁。间歇性牙龈出血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L,白细胞5.5×10/L,分类正常,血小板15×10/L。

为确诊首先应进行
A.出血时间检查
B.凝血时间检查
C.骨髓象检查
D.血块退缩实验
E.细胞化学染色

答案:C
解析:

(1)因为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确诊需进一步了解有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所以首先应行骨髓象检查。
(2)根据患者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减少,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即可明确诊断为ITP。
(3)因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及阻滞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血小板,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近期有效率为80%;脾切除的有效率为70%;免疫抑制剂一般用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无效者;输血小板仅仅是对症治疗;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与本病的治疗无关。所以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4)因为正常血小板为(100~300)×10/L,本患者血小板仅15×10/L,为预防消化道出血,应食少渣饮食,所以饮食不受限制不妥。

第3题:

患者,女性,50岁。间歇性牙龈出血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15×109/L。

为确诊首先应进行

A.出血时间检查

B.凝血时间检查

C.骨髓象检查

D.血块退缩实验

E.细胞化学染色


正确答案:C
因为根据该病人的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块计数减少,为确诊需进一步了解有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所以首先应行骨髓象检查。

第4题:

患者女,12岁。3周前曾"感冒",近日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体温37℃,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6×10/L,血小板20×10/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50个,幼稚型30%,采用哪种治疗

A.DA方案化疗
B.司坦唑醇口服
C.脾切除
D.输新鲜血浆
E.糖皮质激素

答案:E
解析:
患者3周前有上感史,近日有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而幼稚型增多,故可诊断为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ITP首选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为泼尼松。脾切除为ITP的二线治疗。脾切除的适应证为: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糖皮质激素维持量>30mg/d;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故答案选E。

第5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50岁。间歇性牙龈出血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15*109/L。

若骨髓象结果显示: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可明确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ITP
D:急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C
解析:
因为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确诊需进一步了解有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所以首先应行骨髓象检查。
根据患者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减少,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即可明确诊断为ITP。
因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及阻滞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血小板,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近期有效率为80%;脾切除的有效率为70%;免疫抑制剂一般用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无效者;输血小板仅仅是对症治疗;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与本病的治疗无关。所以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因为正常血小板为(100~300)*109/L,本患者血小板仅15*109/L,为预防消化道出血,应食少渣饮食,所以饮食不受限制不妥。

第6题:

女,30岁,间歇性牙龈出血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余无异常。血红蛋白120g/乙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

为确诊首先应进行( )

A.抗核抗体检查

B.出血时间

C.骨髓象检查

D.凝血时间

E.Coombs试验


正确答案:C

第7题:

患者女,50岁。间歇性牙龈出血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15×109/L。

为确诊首先应进行

A、凝血时间检查
B、骨髓象检查
C、血块退缩实验
D、细胞化学染色
E、出血时间检查

答案:B
解析:
因为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确诊需进一步了解有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所以首先应行骨髓象检查。

第8题:

男,10岁,3周前受凉后出现“感冒”样症状,近日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查:体温37℃,肝、脾不大;Hb125g/L,WBC正常,PLT2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型占30%,本病治疗应首先采用

A.DA方案化疗

B.司坦唑醇(康力龙)口服

C.脾切除

D.糖皮质激素

E.输新鲜血浆


正确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50岁。间歇性牙龈出血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L,白细胞5.5×10/L,分类正常,血小板15×10/L。

该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肾上腺盐皮质激素
C.脾切除
D.免疫抑制剂
E.输血小板

答案:A
解析:

(1)因为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确诊需进一步了解有无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所以首先应行骨髓象检查。
(2)根据患者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减少,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即可明确诊断为ITP。
(3)因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及阻滞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血小板,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近期有效率为80%;脾切除的有效率为70%;免疫抑制剂一般用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无效者;输血小板仅仅是对症治疗;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与本病的治疗无关。所以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4)因为正常血小板为(100~300)×10/L,本患者血小板仅15×10/L,为预防消化道出血,应食少渣饮食,所以饮食不受限制不妥。

第10题:

男性,10岁,3周前受凉后出现“感冒”症状,近日突发皮肤及牙龈出血,查体:体温37度,肝脾不大,Hb125g/L,WBC正常,血小板20×(10的9次方)/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型占30%,本病治疗应首先采用()

  • A、DA方案化疗 
  • B、司坦吐醇(康力龙)口服 
  • C、脾切除 
  • D、糖皮质激素 
  • E、输新鲜血浆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