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

问答题病例摘要: 韩某,34岁,农民,2000年7月26日就诊 。 患者前天晚间在县城大排档用餐后,于昨日黎明起出现腹痛、排便成黏液稀水样,便后腹痛未减,至早饭前大便4次,伴里急后重,便中有脓血黏液,遂就诊于某医院急诊,便常规示: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黏液(++),并见巨噬细胞 。体温38 .7℃,伴恶心、恶寒 。西医诊断为急性菌痢,予呋喃唑酮、黄连素口服,庆大霉素肌注以及输液等综合治疗1天后,症状未见好转,脓血便1日达15次以上,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体温升至39 .1

题目
问答题
病例摘要: 韩某,34岁,农民,2000年7月26日就诊 。 患者前天晚间在县城大排档用餐后,于昨日黎明起出现腹痛、排便成黏液稀水样,便后腹痛未减,至早饭前大便4次,伴里急后重,便中有脓血黏液,遂就诊于某医院急诊,便常规示: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黏液(++),并见巨噬细胞 。体温38 .7℃,伴恶心、恶寒 。西医诊断为急性菌痢,予呋喃唑酮、黄连素口服,庆大霉素肌注以及输液等综合治疗1天后,症状未见好转,脓血便1日达15次以上,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体温升至39 .1℃ 。舌苔黄腻,脉滑数 。 答题要求:1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 2 .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泄泻相鉴别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韩某,34岁,农民,2000年7月26日就诊。患者前天晚间在县城大排档用餐后,于昨日黎明起出现腹痛、排便成黏液稀水样,便后腹痛未减,至早饭前大便4次,伴里急后重,便中有脓血黏液,遂就诊于某医院急诊,便常规示: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黏液(++),并见巨噬细胞。体温38.7℃,伴恶心、恶寒。西医诊断为急性菌痢,予呋喃唑酮、黄连素口服,庆大霉素肌注以及输液等综合治疗1天后,症状未见好转,脓血便1日达15次以上,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体温升至39.1℃。舌苔黄腻,脉滑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泄泻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腹痛、黏液脓血便1天。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以"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属"痢疾"范畴。起病急,外感湿热之邪或内伤饮食,湿热之邪毒积滞于肠中,气血被阻,气机不畅,传导失司,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之毒熏灼,伤及肠道脂膜之气血,腐败化为腥臭脓血;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热郁于内,蒸腾于外,出现发热、恶寒;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辨证为湿热痢。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痢疾与泄泻的鉴别: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均为排便次数增多,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泄泻是粪便稀薄无脓血,腹痛、肠鸣并见,泻后痛减。痢疾则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并见,便后不减,以资鉴别。见诸临床,泻痢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有先泻后转痢者,病情加重;亦有先痢而后转泻者,病情减轻,临证时须仔细辨别。诊断:中医疾病诊断:痢疾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痢中医治法:清肠化湿,调和气血方剂:芍药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2题:

病例摘要:张某,男,58岁,已婚,工人。患者3年来常于秋冬之际出现咳嗽咯痰,伴胸闷不适。3日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伴低热,自行服用止咳化痰药物,热退。但患者咳嗽加重,并出现喘息胸闷,不能平卧,前来就诊。目前患者咳喘胸闷,平卧困难,咯痰量多,色白、质黏,咯吐不利。脘痞纳呆,时感呕恶,口黏,大便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故诊断为喘证。脾失健运,积湿成痰,复感外邪,痰浊干肺,肃降失职,故咳喘胸闷、咯痰量多;痰湿中阻,脾胃不和,故脘痞、呕恶、便溏、口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亦为痰浊阻肺之象。辨证为痰浊阻肺。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喘证与肺胀相鉴别: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为临床特征,喘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喘证则以喘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喘证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浊阻肺证中医治法:化痰降逆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3题:

病例摘要:陈某,女,36岁,职员。患者有慢性腹痛病史3年,常因着凉或饮食不慎而发生腹痛,得温痛减。此次发病因昨日受凉后突然出现腹痛,坐立不安,自觉腹中拘急,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腻,脉沉紧。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胃痛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腹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1天。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以腹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1天为主诉,故诊断为腹痛病证。寒性收引凝滞,感寒为病,使阴乘阳位,脉络拘急,故腹痛拘急,不能舒展;寒凝则阳气下陷,卫外失护,所以在外则形寒肢冷;寒凝水湿不化,水饮内停故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水走肠间则大便清稀;平素经常因受凉或饮食不慎后出现腹痛,其痛得温则减,故为脾肾阳气素虚;舌淡,苔白腻,脉沉紧均为寒邪内阻之征。辨证主要为寒邪内阻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腹痛与胃痛的鉴别: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有时也有腹痛的表现,如两症同时出现时,须辨明以何者为主。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烧心、泛酸、恶心、嗳气等症状,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多伴有便秘、泄泻、腹胀等症状。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腹痛 中医证候诊断:寒邪内阻证中医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方剂: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4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53岁,已婚,农民。患者5年前出现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常于受凉及劳累后加重,休息保暖后缓解,5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因劳累及受凉后再次出现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自行外敷"止痛膏"后效果不明显,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双膝关节疼痛、肿胀,伴酸楚感,下蹲困难,纳食不香,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痿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双膝关节疼痛5年,再发1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双膝关节疼痛5年,诊断为痹证。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痹阻气血,而见关节疼痛、肿胀、酸楚,活动受限;寒湿为阴邪,故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缓解;湿邪困阻脾胃,脾失健运,而见腹胀便溏、纳食不香;舌质淡、苔白腻、脉濡,主寒湿之象。综上所述,辨证为风寒湿痹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是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以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为特点;痿证则在疾病早期即可见到肢体肌肉萎缩,疼痛症状不明显。诊断:中医疾病诊断:痹证-着痹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湿痹证中医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剂:薏苡仁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5题:

病例摘要:周某,男,46岁,已婚,农民。2015年8月4日初诊。患者1月前过度劳作后出现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现症:逐渐消瘦,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口渴症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消渴(上消)。中医证型诊断:肺热津伤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为主症,辨病为消渴。现症见消渴,辨证为肺热津伤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中医病证鉴别:两者都可出现口干多饮症状。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剂名称:消渴方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天花粉9g,葛根6g,麦冬6g,生地黄6g,藕汁6g,黄连6g,黄芩6g,知母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6题:

病例摘要:吕某,男,59岁,已婚,退休。患者10余年前出现失眠,入睡差,睡后易惊醒,甚则彻夜难眠,需长期服用舒乐安定等药物。近期增量服用舒乐安定睡眠亦差,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每晚睡1~2小时。自觉心烦,晚间盗汗、口干,腰膝酸软,白日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健忘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失眠10余年。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失眠10余年,诊断为不寐。患者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旺,故见失眠心烦;肾津亏耗,髓海失养,而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虚火内灼,逼津外泄,而见盗汗,津伤明显则见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象。辨证为心肾不交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不寐与健忘相鉴别。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相关,病因可虚实夹杂。健忘则是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的一种病证,其病位在脑,与心脾肾虚损、气血阴精不足有关,亦可因痰浊上扰、瘀血阻络所致。健忘可合并失眠,亦可伴发多寐。诊断:中医疾病诊断:不寐 中医证候诊断:心肾不交证中医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剂: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7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32岁,已婚,工人。患者昨日受风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至38.5℃,伴恶寒、流涕、头微痛,自行服用退热药后休息。今晨患者上述症状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身热,微恶寒,鼻流浊涕,头痛,咽痛,咳嗽,咯少量黏痰,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温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发热、流涕1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发热1日,并见流涕、头痛、恶寒等症状,诊断为感冒。风热袭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而见身热、微恶寒;风热上扰,则见头痛、咽痛、鼻流浊涕;风热袭肺,肺失清肃,而见咳嗽咯痰。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外感风热之象。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感冒与温病相鉴别:感冒发热多不高,服用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多不传变;温病则病势急骤,发热高,传变迅速,由卫而气,入营入血,甚者出现谵妄、神昏等。感冒四时均有,温病则多有明显的季节性。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证中医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剂:银翘散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8题:

病例摘要:杜某,女,80岁,已婚,退休。患者5年前出现腰痛,伴酸软无力,久站后加重,反复发作。2日前患者因劳累再次出现腰痛,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不能久站,喜温喜按,平素肢冷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痹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腰痛5年。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腰部疼痛5年,诊断为腰痛。腰为肾之府,由肾之精气所溉。患者高年,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故见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不能久站;肾阳不振,不能温煦,而见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亦为肾阳不足之象。综上,辨证为肾阳虚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腰痛与痹证的鉴别:二者病因都可因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导致筋脉痹阻、气血运行不通而致疼痛。但痹证常见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除外感实邪之外,尚有肝肾不足、痰郁阻滞等虚实夹杂之证。腰痛则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病因除外感实邪外,以肾虚腰痛及瘀血腰痛为多见。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腰痛 中医证候诊断:肾阳虚证中医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方剂:右归丸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9题:

病例摘要:董某,女,55岁,已婚,农民。2016年4月25日初诊。患者1天前外出不慎摔倒致腰部受伤。今腰部出现刺痛,痛处固定,不能转侧。现症: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紫,脉涩。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痹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腰痛。中医证型诊断:瘀血腰痛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腰部刺痛,痛处固定,不能转侧为主症,辨病为腰痛。现症见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紫,脉涩,辨证为瘀血腰痛证。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中医病证鉴别: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儒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剂名称: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当归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蟅虫6g,香附3g,没药6g,五灵脂6g,地龙6g,牛膝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10题:

病例摘要:赵某,女,70岁,退休工人。尿频、尿急反复发作10余年,不耐劳作,稍劳即发,就诊于某院,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2天前,子女回家聚餐,劳累后出现尿频急,淋沥不已,小便不甚赤涩,无明显尿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其他淋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尿频、尿急反复发作10余年,复发2天。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以尿频、尿急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故诊断为淋证。淋证日久,以致脾肾两虚,湿浊留恋不去,故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沥不已,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淡,脉虚弱,均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之征象。故诊为劳淋。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劳淋与其他淋证的鉴别:热淋:起病多急骤,或伴有发热、小便赤热,溲时灼痛。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血淋:溺血而痛。膏淋:淋证而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劳淋:久淋,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即发。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淋证 中医证候诊断:劳淋中医治法:健脾益肾方剂:无比山药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