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问答题你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之争?

题目
问答题
你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之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利益和风险并存,机会与挑战同在。一方面,以各种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机制产生的利益和机会倍增,如若搞得好,经济发展可能迅速腾飞;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市场机制产生的风险、挑战倍增,全球范围内争夺资源、市场等的竞争更为激烈,若搞得不好,经济发展可能突然下滑。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是利弊并存。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它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可能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其次,它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客观经济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这将会扩大世界的总产出水平。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还会刺激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刺激全球经济的增长。再次,它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导致世界性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当然,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能够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一是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他们的获益也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这就使得南北国家的发展不平衡差距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二是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三是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错综交织,使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和各种危机。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战、货币战接连不断,并波及到整个世界。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又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第2题:

你如何看待你的老板?


正确答案:

 

要尽可能积极的回答这个问题。你潜在的未来的老板很希望能够了解你未来在相似的场合会如何谈论他。

第3题:

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

A.麦当劳快餐代表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应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国对小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渗透

C.应全面看待跨国企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D.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霸权造成世界反美和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涨


正确答案:B
略。

第4题:

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心理的发展到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形成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等。先天遗传决定论有:霍尔提出“一两遗传胜似十吨教育”。高尔登作了家谱研究,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出名成就的人远远多于普通人的亲属,他认为这体现了遗传的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有: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因此,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在他看来,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9/10是由教育决定的。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行为主义的代表都是环境决定论者,尤其是华生,他提出了S—R公式,把行为看做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由于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都比较明显,在争论中就发展出了二因素论。它企图克服前两种理论的片面性,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
(2)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片面的强调遗传和环境的作用都是不正确的。但心理发展也不是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简单相加。先天遗传只给人类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会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环境对于个体的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同样,个体的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其环境变量。此外,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则更多地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总的来说,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要使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儿童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相当广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条件的有利与否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5题:

你怎么看待网络购物对现实购物的冲击,试分析其利弊。


答案:
解析:
随着网络多媒体作为第五媒体的兴起,传统的四大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在方方面面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购物也对现实卖场有了巨大的冲击,有人说它们之间是竞争取代关系,后浪推前浪,有人说它们之间是互赢叠加关系,可以相得益彰。

  我个人认为,综合看来,网络购物对现实购物的冲击有利有弊,且利大于弊。为什么我会这样预测,这就要从网络购物和现实购物两种消费方式的各自特点来分析。

  第一,网络购物的诞生是应运而生,贴近时代需求,精准定位主力消费人群,随“手”消费。作为消费主力的青年人、中年人,他们是家庭财政的主要支配者,他们追逐时尚,享受网购,有消费的兴趣,也有消费的能力,上下班、休息间都可以随便看看手机,动手点点鼠标,随“手”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第二,网络购物不限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市场面向全球,而现实购物主要面向本地,还要承受高额房租运费。现今社会节奏加快,人们有着越来越高的收入,越来越多的兴趣,却有着越来越少的休息时间,越来越简便的办事理念。相比现实购物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精力时间,网络购物确实方便得多,你可以在江南吃到正宗的蒙古牛肉干,可以海淘优质便宜的奶粉,可以足不出户买到全国各地的特产。

  虽然网络消费比现实消费有诸多优势的地方,但是网络购物的消费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安全隐患和隐私泄露问题,“支付宝”、“银联”、“快汇”等等支付渠道的开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金安全问题和隐私泄露问题;另外产品质量也不能保证,网络卖场注册门槛低,追责难度大,这些年来消费者针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投诉率居高不下就很说明问题。资料显示,人们在购买高额商品的时候更为理性,也更倾向于选择信誉好的现实卖场。

  网络购物冲击现实卖场已成为不可否认的既定事实,但是我觉得不必杞人忧天过度恐慌,网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击自然会形成鲶鱼效应,倒逼现实卖场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要求。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看到,许多实体店推出了花样百出的“半年庆”、“周年庆”活动,或是发放诚意十足的积分卡、会员卡积极争取顾客,刺激消费;有的商家也开通了网店,采取线上线下两条线的两栖经营模式,比如苏宁易购和苏宁实体店,消费者可以网络购物,在实体店提货和享受售后服务。

  总之,现在看来,网络购物对现实购物确实有较大冲击,且这种影响在短时期内还将持续,但它们二者之间并非绝对的你死我活的取代关系,相信通过竞争、融合之后,两者之间最终能形成齐头并进、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第6题:

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并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正确答案:1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2经济全球化便利了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4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促进发展的因素,也使各国有可能采取一致行动应付危机、通胀等突发事件,从而减轻损害,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1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2从经济增长速度看,不平衡表现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有高速增长的东亚,拉美,也有非洲的经济困难,发展国内部分化。1、全球化中存在的障碍:1在世界贸易扩大的同时,贸易失衡引起的贸易纠纷不断。2在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的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始终存在不稳定因素;3发达国家的相互依存程度高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这不利于发达国家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过程.4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增加;5经济全球化常使国内政策的有效性减弱,甚至起相反作用。6区域化、集团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强。7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性规范、冲突加强中国在全球化中的策略:1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协调利用外资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2稳步开放金融市场,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注意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3加强企业竞争力,保护民族经济;4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修订。

第7题:

你如何看待时尚?


正确答案:

 

(1)时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那么追求时尚也应该是一种必然。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视野也宽了,追求时尚也就成了正常现象。(2)时尚有好坏之分,所以在追随的过程中要有分辨能力,不能盲目。作为年轻人应该追求一些对自身提高或对工作、事业有帮助的时尚,比如学英语、学计算机等等。(3)追求时尚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更不能脱离自身所处的环境(包括身份)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比如说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数九寒冬,你就不能为了追求时尚去穿超短裙,这是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又比如说有心脏病的人就不能追求时尚去玩蹦极跳,这是不能脱离自身条件;再比如说对作为工薪阶层的我来说,就不能学美国富豪去追求时尚遨游太空,这是不能脱离经济条件限制。

第8题:

题目自拟请在下列论文选题指南中选取一个写作方向自行拟定题目,超出选题指南范围视为离题; 论文选题指南:(1).你是如何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你认为大学生在防范重大风险方面具体应当怎样做(3).你是如何看待“逆全球化”现象(4).你如何看待中国在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主张


参考答案:“逆全球化”现象浅议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逆全球化成因,第二部分则是根据逆全球化自身的双重性,对中国未来有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判断,第三部分以我国从事对外贸易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提出了中国对于逆全球化这一问题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逆全球化;实质与成因;对外贸易
  一、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逆全球化”暗潮涌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全球化进程所造成的不平等,导致很大一部分弱势群体产生被遗弃感,从而触发对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焦虑和不满。同时,除上述的根本原因以外,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三大领域的变迁也导致了逆全球化的产生。
  一传统调控工具失效,经济复苏乏力触发逆全球化形成的经济动力来源于决策者们总是用新自由主义的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的强大惯性,与危机环境下要求政策模式转变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冲突。面对错综复杂的全新考验,尽管公众和舆论纷纷希望普遍各国针对大危机之后的世界局势做出及时的战略调整,构建新一轮的整体性治理机制。但是,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些传统的工业化国家,仍然依照其在过去30多年里惯性思维,采取有据可循的手段进行战略调整。
  二科技进步迟缓,经济增长缺乏助力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科技的进步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助力。反之,当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出现退潮,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前进动力不足的事实。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说互联网技术和认知科学飞速发展,但仍然缺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突破,并没有再现工业革命时期。通过技术进步而引发生产方式深刻而全面的变革,难以为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全新助力,限制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全球治理碎片化,发展模式缺乏包容性虽然,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长足发展,也或多或少的为世界各国带来了红利。但以邻为壑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包容性,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仍是主流。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经济优势和军事实力,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具有话语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依附地位,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激化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总而言之,所谓“全球化输家”的愤怒正在改变着全球政治。而右派民粹主义的兴起是包含了经济困难和仇外心理的反体制愤怒的产物。仅仅从经济层面无法解决问题,全世界仍需要更加包容和公平的发展环境。
  二、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我们倡导全球化,也已经习惯了在原有的国际经济规则和机制下进行生产和贸易往来活动。然而自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全球化碎片化”这一现象也从初露端倪到波涛汹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逆全球化”浪潮究竟会对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走向产生何种影响。
  一逆全球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1.对我国的警示意义虽然我国并不存在大规模、群体化的反全球化活动,但是在投身于全球化进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严重等问题依然引发了社会与人民的不信任感。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一波全球化出现如此大面积的衰退,迫使中国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不断思考与整改。
  2.推动了中国的观念创新、政策创新由西方大国绝对主导的全球化出现逆转,却并不以为其就要面临终结,而是预示着以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即将粉墨登台。尤其是在全球政治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正展现着自身独有的优势。曾经由西方主导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游戏规则正面临着分崩离析,我国亟须实现从投资输入国思维转向投资输出国思维;由过去按照发达国家固有路径融入经济全球化,转变为与发达国家一起推动经济全球化;从过去自由贸易规则的学习者、遵循者,转变为自由贸易格局的缔造者、引领者。
  二逆全球化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1.短期内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今年来,全球贸易增速屡创新低,世界经济增速长期在低位徘徊。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国际贸易体系碎片化现象严重。国际贸易大环境已是如此,那么作为全世界贸易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更是难以独善其身,甚至会遭受到更加严重的干扰和冲击。值得警惕的是,不少国家摒弃了传统的贸易壁垒,纷纷开始采用更不易被察觉的隐蔽性贸易限制。发达国家正有意识地将保护主义渗透到技术性贸易如法规、标准、检验程序与政府采购等措施之中,无形之中增加了针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成本。
  2.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考验中国始终如一地奉行开放型经济模式,外需和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走出去,引进来”,即加强海外投资规模和质量、吸引外资进行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范式。如果有一天,逆全球化成为主流,世界主要国家纷纷筑起贸易保护和孤立主义的藩篱,那么我国发展所需的开放型经济环境将难以为继,中国也将面临一个完全陌生,完全敌对的世界格局。中国现如今的新型工业模式,如线上线下结合等,需要更高消费能力的市场,如果失去了欧美市场,不仅新的发展模式会受到打击,连之前薄利多销的廉价生活品出口和代工行业也会受到冲击。
  三、中国的应对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而逆全球化也是其前进和发展中所必然存在的特殊阶段。面对“逆全球化”的席卷之势,中国应坚持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平衡世界各方利益”为出发点,“逆”风而行,把握全球化“钟摆”中的难得机遇,设立新背景下的新规则,在“逆全球化”的浊浪之中开辟出一条更加包容、普惠的发展道路。一立足供给侧改革,推动贸易结构升级推动国家经济走出低迷状态,是抵御“逆全球化”的根本途径。面对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所造成的外需不足,经济下行,中国应积极落实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形成新的内需来抵销出口不足的总需求空缺。因此,从国家层面而言,对传统产业去产能、去杠杆的同时,还应立即制定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鼓励企业将“匠人精神”发扬光大,实行精细化、严格化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本国产品安全程度,真正做到国货当自强。二凝聚各国共识,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经贸规则基于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贸易力量再重组趋势愈演愈烈,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不仅要在既有秩序和规则框架内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参与到构建更加合理有序的国际新秩序中去。“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相伴相生,“逆全球化”正在用反向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新经济周期只有冲破逆全球化的阻碍,才会迎来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不管未来的走势是否如全球化主义者所畅想的这般乐观,中国都需要对眼前的乱象做出更加冷静的前瞻性预判。不屈服,不避让,主动迎接中国走向世界中心的下一次机遇。
  参考文献:[1]王辉耀,苗绿.全球化VS逆全球化政府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
  [2]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刘金源,李义忠.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高柏.逆全球化现象的因果机制分析[J].文化纵横,2016620-35.

第9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的全球化,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展中国家必须深化改革,趋利避害,循序渐进,逐步参与经济与金融全球化。”根据以上内容请你谈谈你对金融全球化利弊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金融全球化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①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拓展.相当多的资金流向了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并带动了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
②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同时金融全球化加剧了国内外金融业的竞争,迫使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2)金融全球化的不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①金融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民族金融业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
②金融全球化为国际游资利用发展中国家利率、汇率管制放开后产生的金融产品价格的波动进行套利和套汇活动提供了条件,容易产生严重的金融动荡。
③金融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泡沫程度。
④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监管和调控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10题:

请论述你是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


正确答案: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经济贸易障碍不断减弱,从而导致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的状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资本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和贸易的国际化,同时,全球的贸易规则也日趋统一。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所有的国家都有利有弊。首先,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它们主导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分享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好处。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也有不利影响。如发达国家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高利润,远离劳动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投资设厂,导致发达国家某些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增加。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人员的国际流通,各国边界控制相应减弱,非法移民、毒品贩卖、国际恐怖主义等有组织犯罪对发达国家的冲击增大等。其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是有利有弊。经济全球化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外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
(3)、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弊害。发展中国家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弊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